“中国制造”期待转型
“中国制造”期待转型 更新时间:2011-1-6 10:07:32 “十二五”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招商引资—加工制造—廉价劳动”的中国式生产运作管理乃至产业发展模式必须要改革,而且已迫在眉睫。“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将超过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拉动力量。
中国曾以低廉的人力成本、优惠的政策和强大的加工能力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入制造业,使“中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坚力量。中国制造业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研发、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支配,我国的国际分工在全球创新和价值链中地位弱小,如各类出口企业的价格较低、对国外中间商依赖过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绩效差等。这些问题的症结都表明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程度不高,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加上能源原材料涨价、劳动工资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知识产权争端、金融危机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制成品出口。显然,中国制造业面临内外部的压力骤然增大,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制造业问题,就必须向集约型、高附加值的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众所周知,亚洲凭借丰富的劳动力和高储蓄的资本优势,以物质产品的加工制造见长;美欧国家则在软环境、高新技术以及金融管理服务业领域等具有很强优势。但正是这种有内在缺陷的国际分工,造成了全球前五大贸易顺差和逆差经济体占全球贸易顺差和逆差的比重从20年前的20%扩大到今天的60%。当前的金融危机意味着对现在的这种世界经济模式包括中国制造业增长模式进行了一次强制性调整。从战略视角来看,要持续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是关键。
20世纪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现象,使传统企业运作和管理理论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企业对“顾客满意度”重要性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跨国制造商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加其核心产品的价值。在全球汽车行业总利润中,制造环节仅占40%左右,而服务却占50%—60%,其中生产性服务价值链由于涉及整个产业链上游研发和下游的广告、品牌、包装、促销、分销以及售后保证等诸多环节,使得传统产品制造的价值链得以延长;而价值链中游的竞争优势则通过产品—服务外包等专业化制造服务商来打造。这种创造全面价值回报服务型制造的模式,其立足点是顾客参与和体验下的生产制造活动,今天服务型制造正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大量研究成果应用表明,服务型制造促进了整个服务型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和经济增长。
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程度、速度、方式等差别显著,因此需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制造发展模式和理论,以解决当今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困局,提高我国服务型制造核心竞争力。中国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制造产业现代化的速度。
相关文章:
“寒”动中国“中国制造”期待转型“寒”动中国中国外储笑纳欧债市民绝活申请中国之最无回应基尼斯总部致歉地方政府采购频遭质疑仅靠网友有限曝光远不够普莱克斯中国燃烧技术应用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十连阳2011年人民币升值加速?跨国公司打造第二本土市场亚洲版IMF总裁之争中国和日本博弈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