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雄2010年看好消费类公司

曾昭雄:2010年看好消费类公司

曾昭雄:2010年看好消费类公司 更新时间:2010-5-5 0:01:00   普通的偏分发型,一身蓝色西装里衬着一条红白相间的条纹领带,在湖北大厦的VIP室,曾昭雄终于有机会安静从容地坐下来,将其多年的投资心得向《投资者报》记者娓娓道来。  面对采访,这位深圳市合赢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更喜欢习惯性地用手比划。  说到兴致之处,会瞪大眼睛;提到转折之时,又仰头思索,而言语之间所洋溢出的自信,更充斥着谈话的氛围。  在世人看来,这些专业投资人总是被赋予“神秘”的字眼,然而,从这位已入不惑之年的专业投资人身上,似乎看不到岁月的痕迹,他总能保持微笑,并用平实的语言解释投资中的奥秘。  采访间隙,不时有人过来与其寒暄客套,向他讨教选股的奥秘,“用实业投资的眼光选股”便是他最简单、最精炼的答复。  而曾昭雄也正是以此番犀利的眼光,从公募辗转到阳光私募,用超过100个月的时间在探索与创新的投资道路上分享着收获的点滴。  2010年看好消费类公司  曾昭雄是来参加展恒理财第六届私募高峰论坛,他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时间十分凑巧,正值4月16日股指期货推出的次日,也正好是在A股市场貌似崩盘的前夕,而一番承前启后的言论无疑给心存疑虑的中国投资者打下了一剂镇静药。  “2010年的行情也就是当年2003、2004年的行情,仓位并不重要,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要买的公司和标的。”在论坛上,曾昭雄很自信地说道。  在他看来,中国实体经济在快速调整后进入扩张,本身就蕴含了经济周期的规律,而以往近十年来过度依赖投资、出口的增长方式,不足以支撑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转型成为必然选择。  因此在结构转型之下,曾昭雄的投资策略也适时而变,进而转向那些高成长性的优势行业、新兴行业和在结构调整中的受益行业及个股。用他的话说,就是“以‘投资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为主线,坚持‘以实业视野,赢资本价值’的投资理念,从公司内在价值、潜在成长性和公司素质等三个角度精选个股,把握市场调整和行业分化中的买入时机。”而此番提炼,更是成为展恒理财“震荡走势,稳健配置,分散风险”观点之下的点睛之笔。  而在行业配置上,曾昭雄更倾向于消费类及其相关服务业、信息技术、医疗及生物制药和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因为它们将持续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而那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此外部分传统产业的龙头也将从并购重组中提升企业竞争力。  实际上,早在2009年底,曾昭雄就曾提出过“2010年选股行情”的概念,并看好消费类公司。和巴菲特、芒格相似的一点是,曾昭雄常常用着一双产业投资或者说实业投资的眼光来寻找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  面对如今“琳琅满目”的市场,曾昭雄的心情也大为不同,他不由感叹,“现在的投资标的比以往丰富很多,我们真的到了一个逛街就能找到投资标的的时代。”的确,在几年前,80%的市值是大盘股、传统行业,而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  所以,投资者们正处于一个是非常好的投资时机。但正如他所言,“仓位不是问题,关键是个股。”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埋藏着金矿的资本市场,若想挖到金矿也并非易事。  这时,曾昭雄提到了宝钢,这是一家众所周知的大蓝筹。如果在2000年上市当天买入100股宝钢,每年的分红加上股改,九年多下来获得1.01倍的收益,每年复合增长率为7.9%,并非很理想。原因就在于,过去九年时间,宝钢营业收入增长了四倍,但是净利润只增长了94%,而出现收入和利润增长差距如此之大的因素就在于,十年前只有宝钢能生产汽车板、集装箱板和家电板,现在到处都是竞争,宝钢的产品已经从以往的供不应求到目前的产能过剩,毕竟宝钢是传统行业。  相对于宝钢,曾又谈到了苏宁电器,如果在2004年上市时买入,五年半之后,算入每年的分红和股改,带来的是30倍收益,股价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82%。原因就在于,在苏宁上市五年以来,营业收入增长5.4倍的同时净利润增长了15倍。  俨然,在新兴业态的发展中,传统业态被狠狠地比了下去。这也正是曾昭雄要将未来10年的投资抛向新型经济和新型业态的原因所在。  在他看来,好的公司不论在哪个行业,内在的投资标准都一样。因此,尽管创业板中不少股票都很贵,却涌现出了很多新型的商业模式,由此可能存在20%的公司值得做长期投资。  海外培训中体会长期投资  这些认识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曾昭雄在公募、私募历练之后的结晶。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让平静的深圳“热得一塌糊涂”,那时刚刚走出校门的曾昭雄,带着对投资业的满腔热情来到了深圳交易所。“其实,当时还不知道深交所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跟资本市场有关,再加上本身学的又是国际金融专业,便一腔热情想搞经济,做投资。”曾坦言。  离开深交所,在平安证券有过短暂停留之后,他又来到联合证券,担任国际部总经理,负责投行项目以及境外资产管理,这一干就是四年,而这四年的工作使他能以实业的角度洞察公司的运营、财务以及法律问题,由此也从另一个角度对公司的投资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但更重要的是,此番经历为此后以一种实业投资的眼光进行资本运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而且也更进一步奠定了投资生涯的主基调。  同时,幸运的曾昭雄也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2000年,中国正为加入WTO做准备,而中国同欧盟签订协议中的一条便是,“中国需要开放金融市场”,而中方索性将“培养更多的金融人才”作为对等条件。最后决定,由英国政府出资,在中国选拔260人到英国工作和培训。  曾昭雄便是其中一个,“记得自己是第二批考上,第五批去的,而且要求一定得去资产管理公司。”曾回忆道。就这样,带着投资的梦想,曾来到管理4000亿美元资产的德累斯顿资产管理公司在伦敦的海外投资总部,担任基金经理助理,开始了亚太区域的投研工作,一脚踏进了专业投资人士的大门。  “说起来,前后也只有一年的时间,然后就回国了,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海归。”说到此处,曾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似乎能猜测到那段深造定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的确,不论是对于他还是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来说,那都是一段特殊的时期,一段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的煎熬期。  而那段时间的学习,让曾昭雄真正体会到“什么才算得上长期投资,什么才算得上价值投资”,在他看来,尽管互联网泡沫使得亚太股市大幅下挫,但细细看来,2000年是海外上市的中国国企股、巴西、俄罗斯、印度、韩国等新兴市场一波长期牛市的起点。这些市场的基本面与纳斯达克相关度极低,而且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的银行进行了很好的改革,撇清了许多坏账。  由科技股泡沫破裂所产生的恐慌性抛售正好带给长期价值投资者千载难逢的买入机会。正因如此,当他在互联网泡沫之际面对很多客户的质问,“为什么我账户上的科技股正在大幅缩水?我该拿它们怎么办?”他能很自信的告诉客户,“请相信,这是一项长期投资。”  同时,他还建议投资人买入亚太市场的股票,尤其是H股,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而这一切也让曾更清晰的认识到,“当一个好公司的股价受到跟它没有关系的因素影响而大幅下跌的时候,对于一个长期投资者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毕竟跌出来的就是价值。”  十年价值选股路  英国培训结束之后,2001年,曾昭雄加入了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任该公司的投资总监,负责整个投资团队的组建、产品设计与投资决策等,后来更兼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  对于他乃至整个基金业来说,那一年可谓是中国基金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就在此前,2000年10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之后,业内人士便纷纷预测开放式基金将很快浮出水面,但随后出现的“基金黑幕”不仅令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暂时搁浅,更使整个基金市场的发展都放慢了脚步。  也就在曾昭雄加入中国基金业的2001年6月,第三批改制基金上市的序幕逐渐拉开,基金业可谓是“而今迈步从头越”,开放式基金再度成为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那一年9月,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在众多市场人士的翘首期盼中闪亮登场,这也算是新世纪的第一道大餐。  而曾昭雄正融入了中国基金业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阶段,并加入了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阵营。细数从泰达荷银到信达澳银,公募基金经理这路走来,曾昭雄用实业投资的眼光,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值得回忆的数字:  泰达荷银周期混合型的任期回报率是11.22%;招商安泰股票型任期回报率是44.46%;招商安泰平衡混合混合型任期回报率是31.8%……他在公募基金任职的时间正好是整整100个月,而这100个月,也被曾称作是探索投资之道的100个月。  经历过专业投资者这道关口,曾昭雄虽然体会到投资这门学问的辛苦,但却幸运地从中找到了一套能穿越市场波动周期的投资方法。  回忆这段“痛并快乐着”的经历,曾昭雄脸上洋溢出的幸福远多于愁容。始于2001年“6?24”的绵绵下跌,使基金突然间成为“烫手的山芋”;2003年摘取石化、汽车、金融、钢铁和电力“五朵金花”的喜悦以及其后宏观调控引发的恐慌,又再次让曾昭雄体会到宏观经济的厉害;2004年,在市场对白酒股认可度很低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果敢买入了贵州茅台和赣南果业,抓住了以精选个股为代表的行情;而2005年,不仅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痛快地行驶了一把股东的权利,又着手布局主题投资;直到2006年至2007年中的指数化投资行情……  然而,公募这一路虽幸福却又使人纠结,毕竟中国基金业在中外合资的局面下,中外双方对于投资乃至经营理念或多或少总存在些许不同,而总有那些夹在这些差异中的人,难以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也许这是很多人离开公募的原因,也许是他们感觉公募的压力太大,也许是更希望有自己公司、自己的投研团队,能进行独立的投资。  就在经历第一批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面世,参与基金产品的创新,和一批被社会赋予了神秘色彩的基金经理们共同度过证券市场的喜怒哀乐之后,曾昭雄终于在2009年初离开了信达澳银,成为了深圳合赢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及总经理。在他的掌舵下,华润?合赢精选1期自2009年6月19日成立以来至当年年底,实现收益33.5%,远远超过上证综指14.32%的涨幅。  对于盈利的秘诀,曾昭雄直言不讳,“主要就是选股,以实业投资的态度选股,而且是选择那些在未来具有成长性的公司。”  实业,一个在世人眼中再普通不过的字眼,已经成为曾昭雄投资生涯中最耀眼的两个字。如今的市场,像“快刀手”一般的角色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狭窄,因为快刀总有钝的那一刻,快刀也总有慢的那一瞬间。于是,诺大的空间便给予带着实业眼光的投资者更多机会,而曾昭雄正是这些机遇的中那位“影子猎手”。   基金网声明:基金网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工程款纠纷

保险理财知识

征地补偿法律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