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烟台将开辟产业制胜新赛道

记者 李楠楠

1月13日上午,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烟台将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强高质量发展根基,开辟产业制胜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施六大千亿级产业提升行动

做强优势产业顶梁柱。实施六大千亿级产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绿色石化产业,促进六个化工园区协同发展,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全面投产,万华乙烯二期建成中交,突破发展莱州银海化工园区。

有色及贵金属产业,推进4座矿山复工复产,打造“金色云”黄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20万吨高端轻量化铝材项目,支持恒邦冶炼尽快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

汽车产业,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纯电整车项目建成投产,奥特能超级工厂完成建设,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投产。

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建设艾睿光电红外热成像、金宝5G铜箔项目,推动光电传感产业园等投产,打造“新三样”电子材料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进金正环保、恒辉节能等智能制造项目,开工建设金鹏矿山智能装备产业园,推动奥朗机械液压、中孚制冷科技等项目投产。

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推进莱阳食品工业园扩区,实施春雪健康智慧工厂等项目,发展海洋功能食品、特医食品,擦亮“中国食品名城”名片。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400万千瓦

开辟产业制胜新赛道。聚焦重大技术突破和前沿成果应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物医药产业,全面投用蓝色药谷生命岛,启动自主知识产权医用电子加速器建设,建成细胞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国药医药、IVD、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建设,落地生产石药百克一类新药“津立泰”,推动荣昌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投产。

航空航天产业,加密东方航天港发射频次,投用国内首艘海上发射工程船,推进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研制应用,构建从火箭发射到卫星信息的全链生态,争创中国海上商业航天发射母港。

清洁能源产业,投产西港区、龙口港三大 LNG 项目,加快力华储能基地、龙口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400 万千瓦。超前布局生命科学、深海空天、新一代核电、人工智能、新型电子材料、人形机器人等六大未来产业,谋划建设未来产业加速园,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争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塑强数字经济竞争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增创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实施综合算力提质工程,启动建设城市智算中心,做强移动 5G、中金、华为、卫星数据应用中心,打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支持芝罘打造数字经济总部集聚区,支持莱阳打造数字赋能县域经济发展样板。 实施“智改数转”工程,开展“百企千线”示范行动,加强橙色云双跨平台应用,培育1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10 家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50 家晨星工厂,争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培强产业园区主阵地。坚持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 推动国家级园区引领发展,黄渤海新区要做强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储能、特色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烟台高新区要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招远开发区要深入实施扩区强园战略,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推动省级经济园区跨越发展,每个园区聚焦打造 1—2 个主导产业,引进建设重大产业链项目,园区总产值达到2900亿元。 推动特色产业园区竞相发展,15个特色产业园要扩大增量、聚集产业,力争园区总产值达到700亿元。

推动服务业快升级。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支持驻烟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支持烟台银行做优做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养老健康等支持力度,争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设立市级科创母基金,布局科技服务产业园,打造一批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铝合金门窗品牌

高端系统门窗

高端系统门窗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