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更生 通讯员 盛鹏 摄影报道
大别山北麓的光山县东岳村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深厚,总面积8.7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组41个自然村,共634户2236人,是住建部首批命名的“中国传统村落”和省政府命名的“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及“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东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蓝天白云和鲜花映衬下异常美丽。
孩子们滑着电动滑轮在稻谷场幸福玩耍。
过去的东岳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没有公路,村民守着绿水青山没饭吃。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该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发展致富产业,深挖文化资源,以产业促振兴,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人精神的独特道路。
东岳村以精品党建引领精准脱贫,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注册成立了文殊寺油茶合作社,同时结合东岳村的历史文化,成立了文殊寺旅游发展公司,走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子。
致富带头人杨长太的表率和带动作用不可小看。
农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东岳村通过引导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抓,立足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确立了多彩田园和乡村旅游两大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目前该村发展生态茶2000亩、种植油茶1200多亩、生态水稻650亩、苗木花卉1500亩、“稻虾共作”350亩,成立了5个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2个电商网点。发挥企业优势帮扶产业,建立“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7处。
自宋代以来,以花鼓戏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素有“花鼓之源、古坊东岳”的美誉,东岳村花鼓戏等表演队就有13个,还注册旅游开发公司着力打造集生产、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留下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的光辉足迹。
支部书记上党课,备受村民欢迎,室外窗口站的都是听课群众。
搞好人居环境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醉美东岳女子舞蹈队,敲腰鼓,秀旗袍,编扇舞,成为东岳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同时,选择全村最核心的位置作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扶贫车间,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投入运营村电商综合服务中心,有机大米、茶叶、土鸡蛋、麻鸭蛋、蜂蜜等土特产成功“触电”;打造四方井、五虎山、李先念旧居、文殊寺等10大景点,进一步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2019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700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
直播卖特产成为东岳村电商的销售常态。
纯手工旗袍出自东岳农民之手。。
稻谷丰收,颗粒归仓。
油茶果丰收,收获的农民脸上堆满笑容。
勤劳的农民在山坡上管理油茶田。
有钱又有闲,东岳村农民健身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选择。
人们叫她“鸡司令”,王秀莲在山里散养了3千多只生态蛋鸡,收入可观。
东岳村的光荣榜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
花鼓戏表演志愿者送戏到田间地头,为劳动的农民唱戏鼓干劲,幸福生活无处不在。
蓝天下的收获与劳动都体现出农民的安逸与淡定。
东岳村的康庄大道在向前延申。
编辑:谌洁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
田铺大塆:让鸟回来、让人回来、让民俗回来
黄河边弹唱幸福的歌
电影小镇,不眠之夜的激情澎湃
暑期“小候鸟”长途跋涉到父母身边取温暖
晏岗村里的“数字青年”
田家少闲月,麦陇又芳香
香香的燎麦仁
三月桃花雪 仙境老君山
我这39天
陈更生:2019不负韶华
2019河南日报摄影部
视觉河南
河南日报社新闻摄影部主办
微信公众号ID:shijuehenan
邮箱:sybhnrb@163.com
(欢迎原创摄影作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