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无缝铝合金门窗生产厂家

文章目录:

1、美亨实业(01897HK)11月15日收盘上涨115%,成交3654港元2、一个村庄与镁业公司的持续抗争3、冒牌机构伪造检测报告:无需寄样品半天出,每单300至500元

美亨实业(01897HK)11月15日收盘上涨115%,成交3654港元

11月15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05%,报19426.34点。美亨实业(01897.HK)收报0.44港元/股,上涨1.15%,成交量8324股,成交额3654港元,振幅0.0%。

最近一个月来,美亨实业累计跌幅4.4%,今年来累计涨幅13.51%,跑输恒生指数14.01%的涨幅。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美亨实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45亿元,同比减少16.43%;归母净利润608.8万元,同比增长49.79%;毛利率7.43%,资产负债率19.75%。

机构评级方面,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行业估值方面,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8.19倍,行业中值1.59倍。美亨实业市盈率13.01倍,行业排名第63位;其他浦江国际(02060.HK)为1.01倍、中原建业(09982.HK)为1.38倍、骏杰集团控股(08188.HK)为1.48倍、靛蓝星(08373.HK)为1.58倍、艾硕控股(08341.HK)为1.59倍。

资料显示,美亨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为「本集团」)为分包商,主要从事外墙及幕墙系统(以幕墙及铝门窗为主)的设计、供应及安装,在香港经营业务逾二十载。本集团的历史可追溯至1990年,当时本公司的主要营运附属公司美亨实业有限公司於香港注册成立。本集团为新建及现有建筑物提供一站式的幕墙及铝门窗设计、供应及安装服务,并与客户及建筑师密切合作,务求提供度身订制的设计及产品,满足项目要求。本集团的主要客户为主承建商及物业发展商。 本集团於中国惠州拥有及经营自己的制造厂,作为本集团设计、供应及安装项目所用产品的生产基地,包括客户指定产品及本集团为授权制造商的「旭格」产品。在中国惠州的制造厂生产的产品包括框架式幕墙、铝门窗、栏河、百叶、护栅、檐蓬、饰板及铝饰线。本集团亦将单元式幕墙产品的制造外包给外部供应商。

大事提醒

2024年11月13日,公司以每股0.435港元回购19.8万股,回购金额8.613万港元

(以上内容为金融界基于公开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不作为投资建议或交易依据。)

本文源自金融界

一个村庄与镁业公司的持续抗争

钟良兴和云海公司“怼”上了。

钟良兴,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良田村下埔村民小组组长。下埔,一个夹在京九铁路、长深高速之间,沿国道205旧线逐渐形成的一个村民小区。

惠州云海镁业有限公司(下称“云海公司”)距下埔村最近距离15米。作为上市公司云海金属的全资子公司,云海公司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加工、销售镁合金、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品、模具、生产设备。

据《环评报告书》显示,云海公司在其破碎、浇铸环节会产生噪音,熔炼环节会产生二氧化硫、氯化氢和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自2015年8月中旬投产以来,云海公司受到钟良兴等附近村民的长期投诉。

2017年5月至8月,博罗县环保局对云海公司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显示,其臭气浓度大、氯化氢超标排放,博罗县依法立案查处,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总计罚款205万元。9月,云海公司开始停产整顿。

停产整顿一年多后,云海公司2018年12月试产并复产至今。

虽然当地环保局的检测证明云海公司复产后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但钟良兴等人并不认可,他们又开始向县、市、省信访、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情况反映。他们的主要诉求是云海公司的污染仍然存在,其排放数据与环评报告承诺的并不一致。还有一点,钟良兴等认为,云海公司在投产前的《环评报告书》就存在作假嫌疑,(公司)本来就不应该通过建设。

此前污染确实存在

在下埔村民小组钟金鹏家,记者看到,这栋2013年建的房子,三楼的不锈钢楼梯护栏,原本锃亮的外表上长满了一块块“锈斑”。

二楼窗外护栏的顶棚则被腐蚀烂掉了一块,就像是被什么东西慢慢啃噬掉的,二楼墙外的空调架子早就被腐蚀断过一次。钟金鹏介绍,由于他家房子建得早,在云海公司的正北方向,早几年中间也没有阻挡物,因此刮南风时,他家就能闻到臭味。

村民钟金鹏家、三楼的不锈钢楼梯护栏,原本锃亮的外表上长满了一块块“锈斑”。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摄

记者还在多户人家看到了门窗、楼梯护栏“生锈”现象。村民们说,云海公司也与一些受影响的村民签订过门窗补偿款协议书,但要求注明是“无污染”。

与云海公司一墙之隔的恒毅模具接受了“赔偿”。两家企业都是在2013年镇里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恒毅模具2018年4月1日正式投产,但在投产前其盖好的职工宿舍门窗却已被腐蚀“生锈”。

据一份云海公司作为甲方、恒毅模具作为乙方、蓝锦堂(自然人)为丙方、泰美镇人民政府作为见证方的四方协议书显示,由于乙方多次投诉甲方,认为甲方在早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工厂废气收集不够完善,导致乙方厂区范围内的部分门、窗等不锈钢材料生锈,对乙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甲方同意赔偿乙方88万元用于“更换生锈的门、窗等不锈钢材料”。

云海公司同意赔偿恒毅模具88万元用于“更换生锈的门、窗等不锈钢材料”的四方协议书。 受访者供图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二大队科员黄国威介绍,当初确实有找鉴定机构来鉴定,这些门窗之所以出现生锈现象是因为云海公司的气体超标排放所致,因此也有要求他们做出赔偿。

在下埔和东坑,有两户养蜂人的蜜蜂近年来持续减少,村民也怀疑与云海公司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有关。5月15日,记者在位于云海公司南部的何金华家看到,他家的多个蜂箱只剩下两格蜂(一般是五六格),在家里也看到了不少蜜蜂尸体。

村民何金华家的多个蜂箱只剩下两格蜂(一般是五六格),在家里也看到了不少蜜蜂尸体。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摄

何金华告诉新京报记者,虽然工蜂的生命周期也就两三个月,但因繁殖快,在不受外界影响下不会出现蜜蜂持续减少的现象。他家原本有50多箱蜜蜂,现在只剩十七八箱。

据原博罗县环保局的材料显示,2015年起,该局接到周边居民反映云海公司废气和废水污染周边环境问题,他们依法依规进行了调查、取证和处罚。

2017年5月至8月,博罗县环保局对云海公司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显示,因其臭气浓度、氯化氢超标排放,博罗县依法立案查处,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臭气浓度超标排放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总计罚款205万元。9月,云海公司开始停产整顿。

云海公司总经理巩绪平告诉新京报记者,2017年9月停产后,云海公司对工厂进行了整改,淘汰了旧车间,全新建造了一个熔炼、浇铸车间。在环保设施方面,进口了一套瑞士产的设备,将原来的水除雾改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喷灰(石灰)除雾。“我们上了两套,光是这两套,就将近八百万元”。

博罗县监测站、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云海公司试产期间、复产后的有组织排放检测结果均达标。2018年12月,云海公司试产并复产至今。

两个不同的检测数据

云海公司复产后,钟良兴等人又开始向县、市、省信访、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情况反映。他们认为,云海公司的污染仍然存在,除了身体上的不适感受,还有第三方检测的数据来证实。

今年3月27日,村民们委托国科(佛山)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下称“国科公司”)对云海公司排放的气体进行了检测。

“国科公司”在云海公司周边布控了5个监测点,包括居民区、商住楼等。检测报告数据显示,一个监测点的氯化氢的最高值达1.69毫克/立方米,白天最高值也有0.42毫克/立方米;另一个监测点的氮氧化物夜间最高值达0.311毫克/立方米。

而按云海公司在环评报告所承诺的,居民区空气质量氯化氢一次监测的最高值不应超过0.0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24小时平均值不能高于0.1毫克/立方米。

这意味着,国科公司实测的数据,已远远超过了云海公司在环评报告中的承诺标准。

博罗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卢海燕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这些点位监测到的氯化氢、氮氧化物超标并不代表就是云海公司的排放所致。

云海镁业公司是上市公司云海金属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加工、销售镁合金、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品、模具、生产设备。 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摄

也因此,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认为国科公司出具的报告直接把污染源指向云海公司不严谨,认为国科公司“对惠州云海镁业有限公司正常生产期间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不符合规范,要求其对该报告声明作废。

国科公司总工陈华山告诉新京报记者,即便4月18日出具的报告在表述上存在不严谨之处,但他们检测出来的数据绝对无误,重新出的检测报告也还是用此前采集的数据,并不会改变数据。

村民们质疑,像氯化氢一类有毒有害气体在生活中并不容易产生。云海公司的《环评报告》也明示,必须是在高温条件下,精炼剂和覆盖剂中的氯化镁与物料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氯化氢和氧化镁。而除了云海公司,其他周边10家工厂的生产并不产生氯化氢气体。

博罗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在云海公司执法监测的有组织废气(即烟囱)排放数据显示,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以4月28日的采样数据为例,镁合金车间熔炼工艺废气排气筒(25米高)的氯化氢排放浓度是4.98毫克/立方米,镁合金车间工艺废气排气筒的氯化氢排放浓度是5.46毫克/立方米。

《环评报告书》涉嫌造假

除了污染问题,钟良兴等人举报的另一个问题是:云海公司的《环评报告书》涉嫌造假。

据云海公司的《环评报告书》显示,建设项目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了个人调查表150份,回收144份,回收率96%。

在这144份“有效调查表”中,村民钟金鹏的信息全部吻合。但钟金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他从未看到过云海公司发给他的调查表,这份名单也都是后来要求云海公司拿出《环评报告书》给他们看时才发现,他的名字竟然在这份报告里。

村民钟东寿介绍,这附近的人主要姓钟、姓何,报告里还有姓田、姓曾、姓廖的,但附近几个村民小组都没有这些姓氏。

在记者随机拨打的5位参与调查对象的电话中,除了一位手机号是空号,一位连续拨打3次均拒接之外,其余3位均表示不知此事。一位叫邱星华的妇女在电话中表示,她不是泰美人,只是在泰美打过工。

《环评报告书》显示,本次评价采用在大众网站发布与项目有关的信息、在项目所在地区的公众场所张贴发布与项目有关的信息、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等形式进行公众参与的调查工作。其中在良田村委、泰美镇中心幼儿园、泰美中心小学和泰美镇政府等地公示栏两次张贴过相关告示。

泰美镇人民政府于2019年3月19日在答复良田村曾龙小组村民李瑞良的函(泰府信复【2019】32号)中表示,关于他反映云海公司《环评报告书》涉嫌冒用村民签名的问题,镇政府商请博罗县环保局进行调查处理,在环评报告多个渠道,多个时间段的公参调查中,均未收到“反馈建设项目不可行意见”。因此,博罗县环保局于2015年1月4日批准了项目建设。

不过村民们并不同意这种说法。钟东寿是下埔村民小组上一任小组长,他说,“在离云海最近的下埔的公示栏不张贴,你到泰美中心小学去张贴,算什么事?”

离云海公司280米的东坑小组组长何德文表示,他们也没有看到过调查相关公示,“我们不知晓,那都是虚假的”。

依据原环保总局印发的《环境影响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7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

北京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曹旭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个《环评报告书》肯定是违规的。《环境影响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环评必须邀请公众参与听证,保证《环评报告书》的内容属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第33条亦规定,如果《环评报告书》失实,建设单位必须受到相应处罚。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第29条规定,“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时弄虚作假,致使公众参与说明内容严重失实的,由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该建设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失信信息记入环境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开。”

该不该搬迁

在对云海公司的情况反映中,钟良兴等人认为,最好的方案是将云海公司迁走,再不济也是不能在这里精炼、浇铸。

“原来我们盖厂房时,这周边都是荒地。”云海公司总经理巩绪平表示,在云海公司西院墙外的房子都是后来陆续建起来的民房, “如果当初就有这些房子,我们肯定不在这里落户。你看现在多麻烦”。

对于这个说法,下埔村民代表钟金鹏并不认同。他说,他们家是在云海公司项目立项前就搬过来了。而当时这里其实还有21户,而东坑小组也有10来户。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二大队科员黄国威表示,如果按照新的环评规划,当时做环评周边没有居民区,如果有的话,环评是通不过的。“这种有废弃物的工厂,首先是要考虑防护距离的,周边离居民区要多远,风向是什么,环评是很详细的”。

泰美镇镇长钟伟恒表示,所有的工业排放,可能对周边村民多少都会有影响,但该怎么去平衡,既做到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保证其正常生产经营,又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对于云海公司与周边居民的纠纷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他们需要花点心思妥善解决。

钟伟恒说,也因此,当地对于招商引资也有了更加慎重的态度。现在对于招商引资的企业,必须通过县里的招商引资联席会。这个联席会成员包括环保、住建、税务和国土等多政府部门,首先要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再要达到效益要求,土地使用的要求。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监察分局副局长李茂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云海公司的气体排放即使达标,也可以要求它持续改进。比如提出让其在一年或三年内又降低多少的排放量。在惠州也有过类似这种案例。

钟伟恒表示,镇政府也想过让云海公司搬迁,但是搬迁费用已经超出了镇政府所能承受的范围。泰美的工业用地价格已经涨到了一平方米1000多元,而云海公司占地6.1万平方米。

博罗县一位县领导说,“坦白讲,这家企业(云海公司)进来的时候,确实没有从严要求,但是2018年进行环保整改了,依据国家现有相关排放标准,它是达标的。政府要关停(云海)要有依据,要符合关闭的要求”。

记者: 肖隆平 实习生 花一贺 编辑胡杰校对: 范锦春

冒牌机构伪造检测报告:无需寄样品半天出,每单300至500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11月12日,上海闵行警方向新京报贝壳财经披露,根据举报线索,成功捣毁一个伪造公司印章,制作虚假检测报告的团伙,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据办案民警介绍,今年8月,闵行塘湾派出所接到辖区一检验检测公司报案称,他们发现有一家“冒牌机构”伪造公司的检测报告。

位于广东惠州一处别墅的房间内,多台电脑并排摆放。通过简单操作,一枚某质检公司的印章就出现在一份“检测报告”上。

据报案人于女士介绍,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各类化工原料及产品提供检测服务并开具检测报告。在接到经公司“质检合格”的建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投诉后,立即开展了自查,发现公司并未检测过这批产品,而报告中的资质章和二维码均为造假,遂向警方报案求助。

经初步侦查,民警发现多款产品和报告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如一款雪花酥中碳水化合物营养素与实际检测不符,又如某断桥铝合金平开窗的气密性能,经检测并不满足国家标准;相关报告涉及食品、日用品、纺织品等十余种类别。与此同时,民警根据报告封面的编号推测,可能已有上百份假报告流入市场。

警方审讯嫌疑人。上海闵行警方供图

据此,闵行警方成立专案组,围绕订单来源、资金往来、客户群体等信息综合研判,固定了大量证据。9月27日,民警在广东惠州一别墅内抓获7名涉案嫌疑人,现场查获数台用于伪造印章和检测报告的台式电脑。警方查明,这是一个以黄某为核心,采取线上流转、网络接单方式,专门办理假资质检测报告的犯罪团伙。

据嫌疑人黄某交代,2023年起他陆续招募徐某、吴某作为接单客服,对接客户需求后交由骆某、秦某通过电脑软件制作假的检测报告,并收取每单300至500元的制作费。

“真的检测报告耗时长、费用高。我们的报告无需邮寄样品,半天就能出具,而报告上的各类参数和合格均是按照客户提供的模板或者要求进行修改,最后使用伪造的检测公司印章出具报告。”到案后,黄某等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此外,为了让假报告更“逼真”,该团伙还特意制作了仿冒检测网站。在抓捕现场,民警通过手机扫描报告封面的二维码,果然能链接到相应检测网站的“官网”。

涉案假冒检测报告。上海闵行警方供图

经查,该团伙伪造的检测报告涉及全国10余家不同的检测公司,累计订单5600余笔,共获利20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等7人因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已被闵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4人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本案中使用虚假检测报告的公司已交由相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

隔热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高端门窗品牌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