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胡集镇:全面开创现代化幸福美丽强镇建设新征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罗春婷 宁洪波

新年新气象,奋力开新局。2月16日上午,惠民县胡集镇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全镇以开局就是决战的战斗姿态、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回首2021,谋划2022,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神聚力、奋力攻坚,迎来了胡集镇高质量发展“开门红”。

总结成绩,保持“走在前、干在先、落在实”的战略定力

2021年,是胡集镇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紧扣全县发展大局,聚焦全县“83 工程”任务,以建设“五个胡集”为目标,凝心聚力,奋力攻坚,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镇域经济稳步推进。全年成功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油气财政税收突破2000万大关。

乡村振兴全面起势。成功培育滨州粮好、神舟食用菌、东赵韭菜等5家品牌合作社,成功创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民生保障有效推进。全年新增商品住宅10万平方米,完成220国道、政和路、书会路、建材街等多条道路升级改造,建成书会公园和书会广场。

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全年发展党员153人,全县数量最多。创建“学习时间”宣讲品牌。开展廉政提醒谈话20人次,全镇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锚定2022,明确“走在前、干在先、落在实”的任务重点

2022年胡集镇全镇工作总体思路将围绕聚焦抓项目、强党建、惠民生工作任务,统筹实施“1336”工作体系,坚持“立足滨州惠民同城化发展主战场,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基地”这一发展主线,实施“三大工程”抓项目,突出“三化引领”强党建,抓实“六项工作”惠民生,全面开创现代化幸福美丽强镇建设新征程。

实施“三大工程”抓项目,以高质量产业效能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聚力项目招引增效工程。狠抓项目招引不松劲,凸显区位优势,全年力争招引过亿元项目5个、过千万元项目4个。聚力特色产业提质工程,依托矿山设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园区内非凡矿山机械、鲁盛重工、鑫润诚重工等5个共计7亿元的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部分项目10月份投产运营。聚力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全面推行科级领导帮包企业制度,成立企业服务专班,建立联谊会议制度,推进事项“简办”“快办”,落实好项目帮办代办,提高服务效能。

抓实“六项工作”惠民生,以高质量民生建设迈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培育农村产业化联合体,建设1.5万亩高标准农田及徒骇河、侯王店干沟水系贯通工程。全年完成3800户清洁取暖改造及44个自然村的农村旱厕升级改造,争创省级“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镇。

守正书会文化创新。推进曲艺大厦建设曲艺传习中心建设,探索开展“曲艺文化周”活动,完成2023年线上线下书会的筹备工作,开展好“书会进校园”活动。

深化基层治理效能。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全面排查,切实抓好初信初访和涉法涉诉案件的有效化解,力争到市以上信访实现“三零”目标。

筑牢疫情防控底线。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防重点地区疫情输入。抓牢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筑牢防疫屏障。

守护生态环境安全。聚焦大气精准治理,杜绝“小散乱污”,坚决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持续强化空气监测站周边治理,全力降低PM2.5、PM10及综合指数,捍卫胡集“碧水蓝天”。

提升城镇建设品质。聚力建设“品质小镇”,推进曲艺佳苑、翰林首府等8个居住项目建设。对城镇近30条主次街道实行精细化管理。规划新建3个高标准公厕,投放352个公共垃圾桶,提升城镇承载力。

改进工作作风,打造“走在前、干在先、落在实”的过硬队伍

做好2022年的重点工作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胡集镇将始终保持唯旗是夺的工作精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开门红。

强化作风建设。抓严抓实机关纪律作风建设,加强制度管理,规范签到制度、请销假和外出报备等制度,树立“马上办、立即办、抓紧办”的行为习惯,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落实力和执行力,旗帜鲜明地唱响“落实、快干”的主旋律。

加强干部关怀。2022年形势紧、任务重、压力大,胡集镇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关心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缓解工作压力。把全镇的“五小场所”提升改造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推进,让全镇机关干部在胡集这个大家庭里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工作舒心。

提高工作标准。当前胡集镇面临着很多难得的战略机遇,2022年将聚焦聚力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努力争取一批改革试点亮点,做到盯住上级要求干、盯住发展数据干、盯住问题短板干、盯住比较优势干,才能在在全镇凝聚起“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奋进氛围。

隔热隔音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