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袭来责任不沉没

——邢台移动传输班组抢险纪实郭力洁赵伟丽

从7月18日20时至20日10时,邢台市出现了持续强降雨过程,全市平均降水198毫米。暴雨导致邢台移动775个基站停电、1117个基站退服、87处传输线路断点,特别是西部山区通信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情况万分紧急!

面对灾情,通信是唯一对外沟通渠道,而传输又是通信的生命线。7月19日晚上,暴雨如注、道路塌陷,20日一早,邢台移动公司传输班组的维修队伍趟着过膝的雨水、肩扛责任、奔赴“前线”,一场争分夺秒抢修通信生命线的战斗就此打响,涌现出一个个抢险英雄。

传输班组有15名员工(其中10名是女同志),平均年龄32岁,承担着全区传输线路日常巡检、维护、迁改及网管支撑、电路业务开通、传输设备维护等工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步量高山,青山绿水无暇看

吴国星、刘战卿、杨兵义、范黎明等同志在野外作业。身处大自然中,青山环绕,美景伊人,他们却无暇观赏。

在抢修内丘宋家庄-郝庄段落时,河水上涨漫过河滩,吴国星“激流勇进”踏入齐胸水中,成功将光缆送到对岸。

刘战卿,在抢修西部山区宋家庄-郝庄之间的多处断点时,一人往返两地进行调测,五进五出宋家庄,皮肤严重晒伤。为了抢险,热恋中的他已经整整五天没有给女朋友报平安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

身材娇小的成慧清,却巾帼不让须眉,是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唯一一个女同事。她跋山涉水,克服恶劣条件分析路由、判断断点,和施工的男同志们一起放缆布线。没有纸笔,她就画在地上,没有床,她就睡在地上。昨夜,她终于回到已三天没见到妈妈的女儿身边。

这样的“女汉子”还有很多:

杜新霞,新婚燕尔,扔下爱人独自守护网络的安危。

军嫂王瑞,将幼小的孩儿交给年迈的母亲,积极协调基站发电。

……

悄抹泪水,化悲痛为力量

7月20日早晨8:00,一夜值守未眠的郭鸿飞不顾疲惫,准备带队进山实地排查光缆断点位置,就在车辆启动的那一瞬间,小郭的手机里传来父亲低沉的声音:“鸿飞,今天有时间跟我去趟你老姑家吧,你老姑和你老姑父让洪水冲走了,你老姑父人找到了,你老姑没了……”小郭顿时懵了,老姑是父亲唯一的姑姑,从小对他们这帮孩子就特别亲,每次来家里都给他们买好吃的,像自己的亲奶奶一样,前不久他们去给老姑过生日人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此刻,他恨不得飞奔回家,亲眼看到老姑,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可是这个念头只在他脑中闪了一下,看到大街上像汪洋一样四处流淌的洪水,想到山里还有很多像老姑家一样的百姓在为手机没有信号而焦急发愁,小郭还是决定和队友一起去山里抢修,直到23日23:20才带着疲惫和伤痛回到了公司。

救灾抢险妇唱夫随

面对传输线路被洪水冲垮、网管网元脱管一片的危急情况,对网络组网、线路走向“了如指掌”的传输设备班长冯立荣,承担了传输抢险总指挥的职务,他根据中断段落轻重缓急程度进行排兵布阵,紧张有序地指挥现场抢险队伍展开放缆、熔纤、跳纤、测试工作。传输的中断致使部分集客业务发生了中断,小冯的爱人赵广荣恰是负责该项工作的全业务班组的业务班长,她一方面要核对故障的原因,同时要安排人员抢修,两个人都顾不上照顾四岁的孩子,只得将小宝带到单位,一起加入到抢险救灾的队伍中。

前线、后台“一线”牵

传输网络是全程全网的系统,网管全面体现散布在各个山头基站的运行状态,是掌控整个抢救灾情的眼睛,是前线坚实的后台。每支深入一线抢修的队伍就是强壮的手臂和健壮的腿脚,一线的抢修靠后台的指挥,这支女子“网管”小分队为一线线抢修队伍装上了“千里眼”,运筹帷幄,掌控全局。

风雨过后捷报频传

7月21日18:35,宋家庄恢复通信;7月22日6:52,路罗局恢复通信;7月23日19:19路罗-庞会恢复通信;7月23日21:00大贾乡-皇台底恢复通信。在邢台移动传输班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邢台西部山区三个重要汇聚机房宋家庄、庞会、路罗基站已经恢复了2处,100余基站恢复通信。

他们依然在行动……

高档隔音降噪门窗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系统门窗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