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陆成 洪江报道
近年来,洪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洪江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洪江高新区”)以打造绿色化工园区为目标,强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链协作较好,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初显成效。园区逐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发展格局,成为全省七家专业化工园区之一。
2019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收入55.02亿元,同比增长5.75%,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税收1.41亿元,同比增长22.8%。今年初,园区获批第四批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成功创建国家火炬怀化洪江精细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抓龙头企业,助推产业发展
洪江高新区通过政策扶持和引进培育发展壮大园区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发展。
恒光科技作为基础化工龙头企业,现产值近5亿元,其硫酸生产规模居湖南省第一,氯酸钠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三、湖南省第一。久日新材作为光引发剂生产的龙头企业,产品出口比例已达到50%,全球光固化材料市场占有率超过50%,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光引发剂生产商,位居行业第一。园区现形成了以基础化工材料生产为基础,光固化原材料、医药和农药等新型化工中间体、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产品生产为主导,附带污水处理、物流等为配套的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链协作较好,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园区拥有精细化工企业 43 家,入园规模企业32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认定的新材料企业12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国家工信部认定的“标杆企业”1家。
抓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
园区以恒光科技、久日新材、泰通新材、双阳林化、恒渝新材等为核心,积极培育带动生产和配套服务型企业,努力提高园区企业产品自给率,拉长产品链,打造了一个高效的原材料和能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园区产业大循环的构建。
通过引进和培育恒光科技、久日新材等企业为核心努力打造大循环,通过综合输送管廊体系的建设,将园区上游等企业产品(氯酸钠、双氧水等)、副产品(氢气、蒸气等)输送至久日、泰通等企业生产使用。同时,恒光、双阳等企业充分利用久日、泰通的废水(酸性铝水等)生产三氯化铝、环己甲酸等产品再提供给久日使用,通过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构建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物耗、水耗和能耗,提高了园区的资源产出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园区综合竞争力,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循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抓基础设施,增强服务能力
园区将绿色循环作为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积极提升基础配套,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或不对外排。
近年来,园区投入近5亿元,积极提升基础配套,完成了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企业间配套综合输送管廊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污水处理厂、管网布设、固废处理、余热回收等一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及空气质量微站,正在筹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网格建设,实现了对园区重大危险源企业、重点危化工艺和重点区域实时监控。
同时,园区还建有省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该中心为全省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骨干队伍,有力地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
抓科研投入,促进创新发展
园区始终把人才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大力实施“人才强园”战略,全力打造“人才特区”。现拥有省级研发机构 2 家,科技创新服务机构 6 家,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各 1 家。园区企业现拥有授权专利 382 项,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达 3.7 件,科技成果登记数 16 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 1.05 亿元。另外,园区有 20 余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产学研基地 9 个。
部分企业生产技术处世界领先地位,久日新材料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很强的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力;棓雅生物与中南大学研发的五倍子加工废水资源化研究、与吉首大学研发的五倍子废渣资源化研究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园区实行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先后引进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家赵国锋教授(湖南省100名科技人才)等一批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