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是连接汽车电路各部件的载体,如果将汽车动力系统比作心脏,线束或许便可以被视为血管。而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以及汽车电子软件爆炸式增长,整车线束的设计和应用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革,如传统发动机所需低压线束减少,高压线束迎来快速发展;如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迭代,让线束布线结构越发简洁等等。
在此背景下,汽车线束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本土企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带着以上问题,盖世汽车于日前采访到了江苏亨通新能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通新能源)营销团队负责人 延安先生。
亨通新能源充电枪
面对这一需求,现阶段亨通新能源已搭建完成直流充电枪、交流充电枪、漏保插头、充电模式二、直流充电座、交流充电座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量产工作,并成功获得主机厂的定点。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在充电前端产品的研发投入,目标是打造更好更快的充电前端技术,致力成为这一领域的优秀企业。”延安畅想到。
“未来,伴随亨通新能源在车外充电领域不断突破,我们将反哺‘车内’,打破瓶颈,实现车内外共同进步。”延安畅想到。
地基已打稳,未来5年目标是走向全球市场
“我对公司的定义是高压线束领域的新势力。”延安如是说。
正如延安所说,伴随汽车新四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玩家涌入汽车产业。但要知道的是,伴随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行业内优胜劣汰成为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上演汽车产业的“敦刻尔克”大逃亡。
因此,于新势力而言,如何走好每一步至关重要。延安表示,“目前,我们其实已经打好了‘地基’,并拿到了主机厂入门券,接下来将是一个变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优质客户将给我们带来更良性的发展。”
而在亨通新能源的优质客户中,延安特别提到,“新势力车企也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如现在已经达成合作的销量排名前五的头部车企。”他进一步表示,“近期其中一家上升趋势喜人,预计今年底明年初还会有新的突破。”
在延安的规划中,“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的产品将大批量上车。如果我们看好的客户需求量两年内基本达到预期,有望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带动亨通新能源在高压线束领域的某一领域占得一定市场份额。”
“我们的竞争优势是反应速度和成本。”在被问及与国际头部企业竞争时,亨通新能源的优势时,延安坦言,相较于深耕这一领域多年的头部企业,或难从技术层面直接切入,而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基于多年线缆领域从业经验,亨通新能源在成本和反应速度更具优势。
未来,伴随亨通新能源在汽车线束领域的不断深耕,“接下来的5年内,我们的预期是进入国际供应链体系中去。”延安如是说,“为此,我们可能将于欧美市场布局生产,向全球市场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