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市场又有点让人看不懂了?有网友称:
略无聊,看不太懂
。都在问我们怎么看待近期行情?这不,我特地整理了几位基金经理近期的投资观点,
为大伙更好的解读近日行情
。
来源:网络
首先,我们来看看
南方转型混合基金经理林乐峰
的观点:
今年的股市有不错的机会。第一,目前处于股市相对
比较便宜
的位置。第二,
经济正在触底,未来在往上走,
这样的趋势会使得A股上市公司业绩有比较好的表现。
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已经结束,
消费复苏
刚刚开始,消费整个大板块受益的比较多,包括大家最熟悉的食品饮料,还有家电、轻工、消费类建材、医药板块等。
房地今年房价有望企稳
,但“黄金十年”已经过去,要挑好城市、挑好地段才有投资价值;另外相比于房地产股,更倾向于投资相关行业,如家电、建材。
新能源板块增速下降、竞争格局加剧,排序相对靠后;军工需要挑选高景气环节个股;传媒市值不大,股票较“妖”,经营模式较稳的公司较有投资价值;
医药整体看好,但要区分不同的子板块挑选
。
总体而言,
消费类看好食品饮料和家电,带周期属性、跟中游制造相关的看好化工和机械,成长方向看好电子
。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
南方新蓝筹混合基金经理钟贇
是怎么投资的:
投资从中观行业出发,偏成长。筛选行业主要是
看逻辑、业绩和政策
,成长逻辑又拆成
时间、空间、弹性
。构建组合时会按照行业筛选标准尽量选5个以上细分的高景气子行业,同时希望这些行业背后成长的驱动因素相关度比较低,并对行业跟踪、修正。从板块层面对业绩进行复盘,根据三个原则决定板块是否卖出:行业的成长逻辑是否被破坏;估值是否泡沫化;是否挖掘到明显更有性价比的行业。根据行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或者股价表现的不同阶段,采用阶段性选股的策略。
历史上,管理组合的特征是:
选行业的胜率相对比较高
;跟同样排名靠前的组合比,回撤相对较小;组合持续跑出超额收益的能力相对比较强;换手率比公募平均水平略低。
目前主要持仓的细分行业分布在
新能源、医药、顺周期板块
。新能源占5-6成,新能源以风电和储能为主要仓位,风电以海风为主;医药约20%,配置较散;顺周期15-20%,集中在
化工、有色、工业自动化、电子元器件、芯片
等。若经济复苏超预期,顺周期会是重点考虑配置的方向。若经济只是一般,仍以成长为主。
看完新能源,我们来看看
南方军工混合基金经理邹承原
的观点:
军工行业属于成长赛道的一部分,值得长期投资
。战略上要有长期性,基于长期不断的成长性和新方向进行拓展和布局。战术上要做及时获利了结的动作。
军工的投资逻辑早就不再以事件驱动为主,资产注入的投资逻辑似乎不再适用,现阶段军工行业的优质资产值得关注。
细分行业领域方面,武器装备的建设向
远程化、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
方向发展,战场空间向
太空、网络、深海、极地
拓展,这就是军工行业新的方向。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
南方国策动力基金经理雷嘉源
的观点:
2023年开年以来,市场有效反应了疫情放开后以消费为代表的社会经济活动复苏预期,再加上新进入权益市场的资金不是很多,导致了
疫情受损板块相对于疫情修复板块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超额收益
。
后续或将延续年初以来的整体行情
,但是在定期报告披露期市场可能有所反复,这主要因为经济实际复苏的速度和投资者预期可能有所偏差。
接着我们来看看
南方核心竞争基金经理卢玉珊
怎么投资的:
投资风格方面,擅长偏区间震荡而非极致单边上涨,擅长回撤控制,少有阶段性大幅跑输和偏离情况,但拉长来看较好;配置比较均衡,获胜的来源依靠胜率;持仓分散,单一行业的占比不会超过20%;对中小市值的股票较强的挖掘能力较强,较喜欢不是大众特别热衷且过度研究的行业、喜欢研究没那么充分、预期差比较大的行业。
投资中首先要守住底线
,不要犯大的错误,买卖位置要对。选股逻辑有三块:
第一块偏
质量
,
第二块偏
成长
,
第三块是
困境反转
。
在买入资产时会关注市场是否给予正反馈,跟着市场做调整。
去年看得较空,采用保守和收缩的打法,去年是比较好的布局时间段,而
现在是加仓权益比较好的时点,今年会是结构性行情,偏震荡向上的机会
,市场主要风险来源于阶段性涨高、美国情况不太明朗。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
南方有色金属ETF基金经理崔蕾
的观点:
今年有色金属存在投资机会
,这主要与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对商品的压制预期下降、经济复苏预期因素有关,另外,通胀和国家对资源安全的重视会影响有色的走势。
有色金属仍处于底部,但往上能走多少还要不断观测,不能跟2021年的大牛市比,但跟其他行业比仍有机会。由于前期涨太快,现在建议看看后面走势,等等再入场。有色金属这样的周期品随着经济复苏通常会起来,且时间持续较久,但波动仍较大,
上半年可以博弈波段行情
。
细分板块方面,新能源上游是现在有色当中比较弱的细分板块;
贵金属
走势比较强,其次是
工业金属
,比如铜铝钨锑,今年伴随着经济复苏,会有比较好的行情。
最后,我们来看看
南方信息创新混合基金经理郑晓曦
的观点:
今年看好半导体芯片领域,
2023年作为硬科技的起点和元年,从产业链跟踪的角度,看好的方向包括自主可控、华为产业链回归、全球景气度底部反转
。
ChatGPT有意思的应用主要有:
搜索、游戏生产、图片生成、替代基础性流程性工作,这个节点爆发的核心是交互体验比上一代聊天机器人有很大提升。
ChatGPT跟元宇宙比,
区别在于:
元宇宙盈利模式不清晰,实用性和泛用性也很难达到用户的要求,技术层面的差异性也没有拉开;而ChatGPT找到了盈利模式:搜索的广告收入、软件形式的包月收入,在经济层面和产业化层面更有优势。
相关投资方面,ChatGPT对硬件的拉动最大,产业链上游最直接拉动的是服务器投资。半导体产业有两点直观的利好,
第一点是产业景气度有望提早见底,第二点是对标自主可控领域
。
只有硬件跑通,国内的投资下来,我们才投到中游和下游领域。中游、下游也有一些可以投资的标的,比如中游的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下游结合应用,比如助力娱乐化、提高生产力这两个方向内容的运营。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