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人气死人。日经225指数上涨0.9%,收盘进一步创下了33年以来的最高位31086.82点。
从最低7000点,涨到现在的31000点,已经上涨了343%!简直太过分了!
导火索是巴菲特宣布加码日本股市,市场情绪被瞬间点燃。
那么股神看重的是什么呢?
那些价值被低估、同时有着高分红且正不断提升治理效率的日本上市公司。其中,尤以股神巴菲特增持的日本五大商社为代表。
日本五大商社股的PE估值基本在5~8倍区间,仍处于2001年以来的历史较低水平。而三年期日元公司债的发行利率约为0.907%,远低于五大商社3%~6%的股息收益率水平。
日本股市吸引海外投资者关注的原因总结就是:ROE提升、低估值和高分红
是不是很熟悉?没错,中特估就是这个逻辑。
有人觉得这是国家强行拉国企,吃相难看。但其实越来越多全球交易所都开始呼吁上市公司提升治理结构、加大分红,以提振部分长期被低估的企业估值。
而针对大家对中特股的质疑,昨天官媒经济日报也发表文章说: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直接报告国企估值水平,引导资金推动股价短期、快速上涨,这既不符合市场一般规律,也不利于国企持续健康发展,更与中央“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要求相悖。
什么意思呢?我的解读是:
1.不要把中特估当做题材来爆炒;
2.中特估不是粗暴地拉市值,而是配合资产回报、效率提升下的估值回升;
3.中特估没有结束,是长期行情;
回忆一下几个中特估主线:
1.三大运营商的上涨:
运营商的市净率本身就低于国际同等公司(现在依然如此);而不论是数字经济还是人工智能,又都能给运营商带来业绩的预期;并且明确说要提升运营商的分红率;
2.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的上涨:
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分红率(中国海油现在的股价下分红率也有8%+);而且巴菲特也一直在加仓石油股。
3.基建
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为代表的,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现金流已经开始明显改善;还有一带一路的刺激和预期;
4.大金融
保险股高增长低估值;银行股低估值高分红;券商高增长;
相比于那些爆炒的题材股,这些优质的央企凭什么不能涨?而对比巴菲特增持的五大商社3%左右的分红率,我们银行股现在可是遍地5~6%的分红率!
何况,我们还有着比日本更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远大于它的国际地位。中美日益增长的脱钩风险,会影响海外投资者的选择,但绝不是我们看空自己国家的理由。
中特估的行情远没有结束,只是过程不会那么一帆风顺。持有中特估就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定力,要有不追高找低估的策略。
未来中特估不会像之前那样和AI一起吸血,其他板块也有很多机会,都可以多看看。也坚定看好接下来一个月内会有不错的行情,比如MR为代表的消费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