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人的赴美游“超级天团”,竟然有2000人签证被拒!这高达33%的赴美拒签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还是先来看看事情经过吧。
(好咧!)
美国的如新集团计划4月在夏威夷举办商务会议,招待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的6000名经销商。然而,临近出发日期,却有超过2000人被拒发签证。
一般大型团体申请夏威夷签证的拒签率在10%-15%,但如新集团此次高达33%拒签率非常罕见、特殊。要知道,如新此次组织举办的大会很有可能会成为夏威夷最大的中国奖励旅行团,造成的经济影响不容小觑。
如新官网截图
这样的拒签,造成的损失也绝对不是单方面的。
据夏威夷旅游局估计,如果如新中国此次的会议能够按计划举行,将为该地创收1590万美元,为国家缴税190万美元。
对于如新来说,像这样的海外奖励旅游一般都是提前两年进行准备,他们也早在2015年就将目的地定在了夏威夷,所有的机票、酒店以及行程安排所需的人力物力也都已投入。
那出现如此罕见的团体高拒签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如新集团回应说,他们也不清楚具体的拒签原因,同时也不愿做过多的说明,因为他们还要安排这被美拒签的2000名经销商转赴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继续他们的奖励旅游。
如新集团的遭遇还引起了旅游业的关注与担忧,夏威夷旅游局中国区总监何莉玲指出,赴夏威夷的团体需求有所减少,有些团体还将预订时间往后推迟了一年。
原因猜测1:特朗普新政
鉴于当前的美国环境,有人分析认为,如新遇到的高拒签率是因为特朗普新政。但是,何莉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签署的旅行禁令限制中东和非洲的部分国家公民(包括苏丹、叙利亚、伊朗、利比亚、索马里和也门六个国家),并不针对亚洲。
原因猜测2:被质疑的公司性质
也有人分析,这与如新集团本身的公司性质有很大的关系。
资料显示,如新集团是全球五大直销商之一,1984年成立于美国犹他州普罗沃市,业务遍及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及太平洋地区等54个市场,是全球性个人护理品和营养保健品企业。
虽然如新定义为直销公司,但是在国内,对如新的质疑一直都未间断过。早在2014年,《人民日报》就曾连续发文指其涉嫌传销。
《人民日报》报道截图
在总部美国,如新也曾多次面临被调查和起诉的事情。如1991年,康涅狄格州总检察长就曾对如新集团提起过公诉,并表示:“以金字塔层级形式吸收会员,将盈利主要建立在收取会费、抽成,而不是销售产品上的经营手法,就是违法传销。”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过“黑名单”的如新,出现高拒签率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兀了。
说起来,最近几年动辄几千甚至上万的奖励旅行团也并不十分新鲜,在这些赚足眼球的大型旅行团,大多数的组织者都是与如新类同的直销企业。
2009年,安利组织12000多名营销人员赴台湾旅游。
2013年,安利再次组织了“万人游台湾”的活动。
2014年,完美集团组织了6000人参加“加勒比游轮游”,除了游览韩国济州岛、釜山等地,还在游轮上举行了大规模的“研讨会”。
完美6000人赴美旅游团
同年,完美集团还组织了7000人旅行团赴洛杉矶参加公司年度商业会议。这个旅行团为当地30家酒店带来了12000个房间夜数的预定,大约产生了8500万美元的收入。
2015年,无极限组织了1.27万名经销商从广东赴泰国旅游,泰国旅游部长还亲自参加该公司的晚宴。
同年,中国直销企业天狮集团送6400名员工赴法国旅游。
2016年,天狮集团组织了近3000名员工赴西班牙旅游。
2017年,安利组织了8000多名业务代表分四批前往悉尼,参加为期五天的年度领导力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悉尼会议奖励旅游局、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与澳大利亚旅游局合力提供支持和保障,为新南威尔士州带来4000万澳元的经济收益。
安利2017年8000余名赴澳团
......
这类企业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奖励旅游,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奖励旅游对于直销企业或者直销人员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道道国际传媒总裁王利明指出,旅游奖励一直是直销企业作为对经销商激励的一项重要奖励机制,同时也是直销企业品牌文化传播、经销商荣誉体现及对不达标经销商业绩推动的重要驱动之一。
据保守估计,每年参加直销企业海外旅游的直销人员在25万人次以上,其中业绩较高的直销企业每年能达到2万人次以上。这其中,有的企业选择低调旅游,避免高调宣传给自己带来过多非议;也有的企业认为,旅游造成的轰动效应会提升直销人员对自身企业的认同感,所以就不会太在意外界对他们的评价。
文 | 王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