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百亿私募机构三季度的调仓动向陆续曝光,基金经理们关注的赛道各有不同,包括最近表现较好的医药股,一直备受关注的新能源,以及波动较大的半导体等。
截至10月28日,已有36家百亿私募重仓股数据曝光,合计持股市值超700亿元。其中,增持34家上市公司,新进50家上市公司。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四季度市场可能还会继续维持震荡,但长线投资背景下,对当前市场的配置应更加积极。
36家百亿私募新进50只个股
整个三季度,A股的表现让投资者感受到投资充满了困难。一方面是一路震荡下行的指数,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清晰的投资方向,一些热门赛道虽然会有上涨表现,但通常持续性不强,同时赛道轮换的速度也在加快。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三季度上证指数下跌11.01%,深证成指下跌16.42%,创业板指下跌18.56%。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三季度仅煤炭行业指数躲过了下跌的厄运,其余行业指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建筑材料、电力设备、电子、汽车、传媒、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行业指数三季度跌幅较大。
很多基金经理将今年描述成投资相对更难的一年,不确定性因素成为了影响短期情绪的主要原因。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处于较低位置,展现出一定吸引力。从一些私募公司的持股变动来看,上述三季度下跌较多的行业中,个别细分领域的公司获得了青睐。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根据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情况,截至10月28日,一共有36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进入到218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单,合计持股市值703.73亿元,其中增持上市公司34家,新进上市公司50家,减持上市公司46家,另有88家持股不变。
具体来看,玄元投资的重仓股中新进了一些半导体、通信设备、互联网技术的个股,同时还增持了某只电子元件领域的个股。从高毅资产的重仓股来看,其对医疗服务、医药商业、通用设备等个股进行了减持,对贵金属、医疗器械等个股进行了增持,同时还新进重仓了1只医疗器械个股。合远私募的三只重仓股均为新进,这些个股主要属于金属、电气设备等领域。银叶投资的重仓股中新进了半导体和生物医药个股。迎水投资的重仓股中,只小幅增持了某只汽车股,减持了计算机软件和化学制品个股,其余重仓股仓位维持不变。
四季度市场呈缓慢抬升态势
在一些受访人士看来,长线投资的态度仍然可以保持积极。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长线投资者现在可以适度积极。
这一轮调整较为充分,中国经济韧劲、低估值、逆周期政策和宽松流动性等因素决定了A股市场中长期向上的概率和空间更大一些,股价波动进一步提供了低价布局优质企业的机会。
短线资金或许还要谨慎
,这是因为海外市场波动、疫情、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需要时间消化,投资者情绪维持谨慎,市场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的底部震荡和板块轮动格局。
当前阶段,袁华明认为,长线(资金)投资者可以利用市场震荡逐步增加仓位(买入基金份额)。当前市场波动和板块轮动特征较为明显,多批次买入宽基指数基金或许是好的选择,既可以把握可能的上涨机会,也能一定程度上规避部分行业个股的波动风险。
短期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或许A股无法保持持续上攻。在鸿风资产投资总监黄易看来,预计市场四季度仍将呈现底部震荡、缓慢抬升态势,但会出现显著的结构性机会,策略上可以较三季度更为积极。
“四季度看好五条主线:一是光伏板块,四季度随着硅料产能投放,硅料价格趋于下跌,国内地面电站有望开始加速装机;二是能源相关板块,四季度是能源需求旺季,叠加欧洲将于12月5日正式对俄罗斯原油出口进行限制,恐将加剧能源危机,看好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相应的能源运输板块;三是与国内自主可控、信创安全相关的板块,如半导体、计算机软件、信息安全、5G通信;四是业绩已出现反转迹象且集采政策趋于温和的医药行业,特别是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提及支持的中药板块;五是高端制造业,如受益于新能源发展的光伏设备、锂电设备,受益于航运景气回升的造船行业,在地缘冲突加剧背景下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军工行业。”黄易表示。
明泽投资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马科伟也认为,四季度的策略应该积极布局。
当前市场无论从政策面、经济基本面、流动性,还是估值角度都处于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值配置位置,是积极布局的好时机。
马科伟建议,在基金投资上,可加大对权益基金配置的权重。“我们看好符合国家大的产业趋势的基金,如‘碳中和’和‘硬制造’主题基金;另外,随着疫后复苏,同样看好消费领域及硬科技等高端制造领域基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对投资于回归公共服务属性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基金保持谨慎;对持仓结构性集中于部分新能源领域的基金,同样要警惕市场机构持仓结构变化带来的净值大幅波动”。
本文源自证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