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济南GDP连续跨越四个千亿级大关,从2015年的6100.2亿元增长至2020年10140.91亿元,经济总量增加了约三分之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显示,济南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城市第29位。
截至8月31日,这座逐渐崛起的黄河下游中心城市一共孕育了37家上市公司(境内上市),总市值达5834.34亿元。
序号
证券代码
证券名称
总市值(亿)
1
688363
华熙生物
892.7
2
600547
山东黄金
736.48
3
600918
中泰证券
671.78
4
000977
浪潮信息
442.37
5
600027
华电国际
352.44
6
605589
圣泉集团
280.08
7
600350
山东高速
272.31
8
601665
齐鲁银行
270.27
9
600022
山东钢铁
251.77
10
000951
中国重汽
209.71
11
002242
九阳股份
174.04
12
601028
玉龙股份
135.46
13
601019
山东出版
116.45
14
000498
山东路桥
99.8
15
300443
金雷股份
92.29
16
300659
中孚信息
91.58
17
301017
漱玉平民
74.3
18
688136
科兴制药
60.27
19
002270
华明装备
57.32
20
688579
山大地纬
50.88
21
300996
普联软件
46.28
22
002117
东港股份
42.83
23
300830
金现代
42.58
24
000506
中润资源
34.56
25
002339
积成电子
34.14
26
600784
鲁银投资
30.91
27
600858
银座股份
28.71
28
003042
中农联合
27.25
29
600807
济南高新
25.92
30
300479
神思电子
25.7
31
000409
云鼎科技
24.52
32
688557
兰剑智能
23.82
33
688309
恒誉环保
19.42
34
200152
山航B
17.44
35
600898
国美通讯
14.47
36
603029
天鹅股份
13.56
37
600385
ST金泰
8.74
(数据来源:同花顺 企业注册地来源:中国证监会官网)
截至8月31日,36家济南上市公司均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1家上市公司的上半年财报未经审计。数据显示,盈利的公司有29家,占比接近八成,从侧面反映出济南产业经济的发展及资本市场的快速成长。
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截至8月31日,最新统计显示,36家公司
(不含圣泉集团)
合计实现净利润约130亿元。
统计显示,华电国际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33.02亿元,是上半年最赚钱的济南上市公司;从净利润增速来看,山东钢铁以508.69%的增速位居第一。
3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500亿 无一家过1000亿
同花顺显示,济南有3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超过500亿,分别为华熙生物892.7亿,山东黄金736.48亿,中泰证券671.78亿,没有一家公司进入千亿俱乐部。
24家上市公司市值不足100亿 最低不足10亿
同花顺显示,济南山东路桥、漱玉平民、中孚信息等24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不足100亿,占比超过六成,含金量成色不足,市值最低者山东金泰总市值不足10亿,发展堪忧。
5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
数据显示,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20亿元。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
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盈亏 山东黄金净利润-13.63亿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盈亏。
其中,山东黄金净利润-13.63亿,山东航空净利润为-7.95亿。
“新生军”表现优秀 5家年内上市济企全部盈利
截至8月31日,今年新上市企业均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新生军”已经全部交出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据半年报显示,中农联合、普联软件、齐鲁银行、漱玉平民、圣泉集团等5家新上市企业全部盈利
(圣泉集团半年财报未经审计)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238万元至14.7亿元之间。
“新生军”中,盈利表现最好是齐鲁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1.93%。
上市公司多集中于历下、历城两区
从上市公司注册地分布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下区、历城区拥有的上市公司最多,分别为15家、7家和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6%。此外,市中区拥有4家上市公司,排在第四。
涉及20个行业,最多为工业机械行业
济南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这37家公司共来自18个行业。其中,最多的行业为工业机械行业,有7家公司;其次是材料行业,有5家上市公司;其后,电气设备、软件开发各有3家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济南军团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快速体现。行业普遍报喜,37家上市公司中,实现盈利的企业数量占到总数量的比例近80%。当前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有利于增强济南上市公司的发展信心。透过上市公司“半年报”,我们不仅笃定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更对未来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济南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开展“企业上市突破年”活动,连续出台实施多个与推进企业上市紧密相关的政策文件,扶持政策覆盖企业改制、财务规范补助、上市、直接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各环节,鼓励更多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特别是对拟上市企业根据上市实施进程分阶段给予扶持补助,扶持奖励核定数额十分明确,也非常可观。
与此同时,济南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大力优化市场准入、企业发展、投资建设、法治保障、涉外服务和普惠民生环境,深入实施创新突破行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下大力气为济南企业长远发展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相关扶持政策的力度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济南立足长远,正在完善市场培育机制,鼓励更多企业谋求上市。《济南市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充分挖掘上市后备资源,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2020年,济南制订了“企业上市攻坚年”实施方案,确定从2020年到2022年,平均每年新增上市企业10家左右,力争三年新增上市企业30家左右。
为切实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济南“十四五”规划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深化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健全完善市场体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提高经济调控水平,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