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商水县邓城镇的叶氏庄园,第一感觉是震撼,特别的震撼!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体,威武壮观的古典楼阁设计,精雕细琢的飞檐斗拱,让人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好气派啊”!即使放到现在,叶氏庄园依然霸气侧漏,轻松碾压市区里面最高档的住宅别墅,更何况它是建于200多年前的康熙乾隆时期!
我依稀记得在30多年前的农村一家人拥有三间青砖瓦房就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那时候还有很多低矮的土胚房子,建筑材料仅仅只有泥和秸秆混合晾干而成砖块模样。如果再倒推到三百年前,当富丽堂皇的叶氏庄园建成时,我们的祖先住的又是什么样的房子呢?
商水县叶氏庄园位于因三国大将邓艾屯兵而得名的古镇邓城,距商水县城和周口市区均16公里。依靠水运而发家成为当地巨富的叶氏,从清康熙年间始,历时半个多世纪,耗银百余万两,完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个大院为主的宏伟的叶氏庄园建筑群。
对于叶氏庄园的价值国家早已慧眼识珠,2013年5月叶氏庄园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氏庄园的价值在于它建筑选材精良,做工精细,飞檐斗拱,珍兽镇脊,砖木雕刻,堪称一绝,是中原腹地清代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清代民间庄园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不但有故宫一样的午门,也有和故宫一样的布局,甚至还有不同凡响的五门照和精美的徽雕,邓城叶氏庄园被誉为“中原小故宫”。
邓城叶氏庄园是叶氏家族的发家史,伴随着叶氏家族的命运。
叶氏家族的发家史
刚进叶氏庄园内,第一个厢房内墙壁上挂着名为“叶氏发家史”的一幅幅画面,既有图画,又有文字描述,详细讲述了叶氏家族的发家史。搜索资料的时候,发现对于叶氏发家史有多种说法,显然庄园内悬挂的图文内容应该是最真实的。为了便于读者朋友了解我把原文还原如下:
叶氏发家史
一、迁居邓城
叶氏祖先叶绍逸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明末清初因“官派移民”迁居此地。
二、卖茶为生。
邓城自古为军事要冲,其名称就因三国大将邓晨、邓艾在此屯田而得名。当时沙河航运发达,邓城与沙河毗邻,行旅商贾多在此留宿中转。叶绍义夫妇在邓城集开一小茶馆维持生计。
三、顾客遗物
一日,一山西客商在此歇息饮茶,因疏忽将所带的钱袋忘在了茶馆。叶绍逸发现后打开一看,里面装有金银、账本、文契,他知道事非小可,忙把包裹收好,以待客商来取。
四、物归原主
客商回头寻找时,他们原物归,其中财物丝毫不少,客商深为叶绍逸忠厚诚实感动,他拿出部分钱财表示酬谢,但是遭到了婉言谢绝,就与叶氏结为异性兄弟。
五、合营生意
客商被他们的高尚品德所感动,以合伙做生意的名义,提供资金从山西运来货物交其销售。后又屡赠巨款为叶氏置田,并资助其他经营。
六、初具规模。
由于他们为人忠厚诚信,生意做得很有起色,加之客商毫无保留地授以经营之道,时间不长,便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富户。可以说“诚实守信”是他们发家的根本。
七、故宫选样
积累了一定财富后,他们就想建一座百年老宅。在京城从宫内得到故宫布局图纸,回来后按故宫样式设计。叶家在建造时做了改动,在子午线上设置了五个门,以示与皇家有区别,风水不如皇家。
八、豫东巨富
后又经几代人的努力,至叶方科时,已完成了由原始积累到当地巨富的创业过程。至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耗费白银百十万两,建造成了叶氏庄园,清代州县官下乡巡视,多在叶宅招待休息。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富不过三代是一种最流行的说法。而纵观叶氏家族的子孙们,二百多年间,十几代人,虽无高官显宦,却也无大奸大恶,他们安居乐业,造福乡里,举数代人之力修建叶氏庄园,使叶氏庄园成为我国目前保留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清代民间庄园之一。
对于叶氏家族兴盛二百多年的原因,总结下来有这么三条:
一,先祖忠厚诚信为立业之本。
先祖的忠厚诚信为他们带来了机遇,掘到了第一桶金,而叶氏的基业打下了基础。
二,后代谨记家训,忠厚传家,不欺压良善,造福乡里。
在叶氏庄园一面墙上挂着“叶氏祖训”,这些家训内容从小便深入家族每一位成员的骨髓,是子孙后代做人做事的准则。
三,家族重视读书。
叶家有自己的私塾“四而堂”,清朝乾隆至光绪年间,叶家人多次考取进士、举人,但却不热衷仕途。
遥想当年,叶家建造这三处宅院时,耗资百十万白银,费时建造了76年,要求之高,实属罕见;故宫选样,也是绝无仅有。站在高高的河堤上,一览叶氏庄园庞大的建筑群,想象着它昔日的辉煌,我们都是过客,这条沙河才是它盛衰的见证。
图片拍摄于2016年2月,部分来自于网络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壹周口。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