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瓶颈难突破薄膜电池厂商生存维艰

技术瓶颈难突破 薄膜电池厂商生存维艰

技术瓶颈难突破 薄膜电池厂商生存维艰 MBAChina   五月,中国的光伏业迎来了小阳春。然而,薄膜电池厂商似乎仍寒意未消。

作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分支,薄膜电池2009年占据全球光伏电池市场份额的15%,其他都为晶硅电池。在多晶硅价格暴涨之际,由于薄膜电池不依赖硅原料,造价低廉,因此被广大投资者及厂商所看好。在过去的两年中,众多国内光伏厂商,对此领域投入了重金,然而,由于技术瓶颈无法在短期内突破,薄膜电池转化率难以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投资薄膜电池的厂商如今正在经历痛苦的煎熬。

5月初,《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3年前无锡尚德花重金在上海建设的薄膜太阳能工厂至今未能投产,主要原因是技术遇到瓶颈以及薄膜电池市场尚难成气候,此时不是扩大生产之良机。

2006年,无锡尚德在上海成立薄膜太阳能研发中心,并为薄膜上海项目单独注册成立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333万美元。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之初,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圈地近200亩,投资总额9999万美元,项目分一、二期建设,曾计划在2009年投产50兆瓦,然而据记者了解,这一计划至今仍未实现。

无锡尚德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建敏此前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上海项目仍在进展当中,由于时机未到,至今尚无任何消息可以对外公布。

然而,据一位无锡尚德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海项目现在已处于暂缓状态,究竟何时量产无法得知。“当时施正荣曾想把上海建设成为薄膜电池的研发和制造基地,这一点也获得了当时上海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批地、政策上都有相当多的优惠,施本来就是薄膜电池出身,所以对这一领域始终很坚持。”

然而,如今无锡尚德上海项目迟迟未能投产,折射出薄膜电池的生存困境。

薄膜电池投资热潮出现于金融危机之前,当时用于制造晶硅电池的原料多晶硅价格攀升到近500美元/公斤,当时,薄膜电池的成本仅为晶硅电池的三分之一,然而,在备受业界热捧的同时,其存在的主要瓶颈——转化率仅为6%左右同样不容忽视。比较而言,晶硅电池的转化率则在14%~22%之间。

然而,在多晶硅价格暴跌之后,薄膜电池此前的成本优势丧失殆尽。多晶硅价格跌至50美元/公斤,如今薄膜电池的制造成本仅比晶硅电池便宜20%左右,差距减小,然而,国内厂商对薄膜电池转化率方面的技术研发方面,并无明显突破。

“目前国内的大多转化率为6%~9%,量产的基本上都在7%左右,而美国First Solar公司的转换率能达到11%,目前晶体硅电池的转化率一般在14%~22%,如果没有技术突破,薄膜很难和晶体硅电池竞争。”中投顾问首席新能源分析师姜谦说。#p#分页标题#e#

困扰薄膜电池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昂贵的设备。据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薄膜电池领域大型的生产设备主要为三家制造,分别是,瑞士的欧瑞康(Oerlikon)、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AMAT)、日本的爱发科(ULVAC),国内企业大多是从以上三家购买。

曾有薄膜电池生产商抱怨,在投资薄膜电池的热潮中,收获的只有这三家垄断的设备企业,而生产电池的企业却举步维艰。

“一般来说,薄膜电池生产线价格是晶硅电池生产线的3倍,此外的一些相配套的单个产品价格是晶硅电池生产设备的10倍,更关键的是,薄膜电池技术更新迅速,设备淘汰率很高,而且如今的市场尚没有全面接受薄膜电池。”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说,投资薄膜电池生产风险很大。

不过,浙江正泰太阳能公司总经理杨立友仍对薄膜电池的未来充满希望。“需求是技术更新的动力,技术突破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在薄膜电池上,目前大家都在做技术储备,包括无锡尚德的上海项目,不然机会来了,你靠什么去抢市场?”在杨立友看来,薄膜电池的春天虽然迟来,但一定会到来。

股市指数kdj怎么设置

股市交易最早购买时间

基金是当天收益吗

冰雪体育基金i

基金什么时候有收益率

基金实时估值在哪看

股市手续费是如何计算

股市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