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学教学成果荟萃01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

太原科技大学教学成果荟萃01/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

太原科技大学教学成果荟萃01/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MBAChina网讯】太原科技大学有一批教学成果项目在2017年的山西省教学成果评比活动中斩获佳绩,近期我们会陆续推送相关工作成果,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01

项目研究背景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以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学科,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逐步上升,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开始重视这门以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对掌握这门技术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虽然有着丰富的工业工程理论知识,但是工程实践能力尤其创新能力同社会需要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综合运用所学工业工程理论知识系统的去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是当前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项目结合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际,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探索一条能够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同时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

02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及措施

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为: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工业工程技术和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将实践环节划分为基础认知、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四个环节,通过每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由粗到精、逐步提升,同时经过对实践内容的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反复运用,从而系统性的掌握所学各项专业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系统性问题的能力。

(1)了解企业需求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用户的需求才是高质量的产品。学校也是一样,培养的学生只有符合社会及企业的需求,毕业生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QFD)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产品技术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本项目应用QFD的方法从了解用户需求出发,走访企业及本专业的毕业生,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毕业生的反馈。学生主要从事的工作主要有: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编写作业指导书(SOP)、生产线平衡、程序分析和动作研究、工时制定、工厂布置、物流优化、产能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开发、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从事这些工作所需的相应能力主要有:工程知识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产能评估、提升及生产要素合理化的能力、生产/物流系统的持续改进能力、作业层计划决策能力、人机工程效率及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能力、系统分析、规划及统计分析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质量分析与管理能力、流程分析及复杂的业务、流程的整合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人际协调能力等。

(2)将需求的能力转换为相应知识点

将企业及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转换为相应的知识点,把知识点融入进相应的课程体系,同时设计实践环节满足能力需求方面的训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综合考虑各个实践环节,以课程设计、学生科研等集成和衔接基本要素形成专门技能;以生产实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毕业设计等综合多种技能实现专业知识的全面综合,形成一个综合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巩固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搭建平台形成综合训练体系

工业工程实验室构建了一个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理念的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综合实验平台。实验构建了包含Cell生产线和皮带生产线两种生产方式的微型工厂(见图1),以小型USB风扇为产品原型,应用当今先进的制造管理系统,将企业管理方法和精益生产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在仿真生产布局和实体生产布局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中,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岗位角色,从充满趣味性的实验中掌握到基础IE、质量管理、仿真技术、精益生产、物流工程、人因工程等主干专业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和实用技能。

实验室布局

在以微型工厂的形式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完成综合实践环节,使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环节,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让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在主动面对实际问题中有所创新地去实践。将工业工程各主干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所对应的实践环节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一条主线,增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性。提高了工业工程毕业生满足单位需求的实践能力。

3

成果的应用效果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学生们学会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理论知识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充分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区弥补,提高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可以积极思考、探索新的实践方法和技术,突破传统的固定模式,求实创新,与时俱进,锻炼了创新能力。

学生进行生产方案讨论

生产方案数据计算

由2011级学生自发创建了工业工程知识手册――IE手札;创建太原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交流群(72338628),该群现在已有成员200多名,学生通过QQ群交流学习;建立微信公众号太原科大工业工程(TYUSTIE)。目前由工业工程专业在校生组成的TeamIE团队进行运行与维护。

2

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专业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受到比较完整的工程实践锻炼,扩大了知识面,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的“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中,2013级有12名同学报名参加(该考试分为基础和综合应用两部分,内容涉及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五个模块),有10名同学通过考试,通过率高达83%;2011级李鹏飞同学在校期间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220727894.0);2013级吴燕汝、杨洁同学,在校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0066146.0);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有近50名同学在省级或校级比赛中获奖。

3

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实施实践教学中,所有的实践内容,实践课题都可以组队开展,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协同共事,更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按照生产方案安排生产

4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经过实践教学训练,强调课程的内在衔接关系,注重相关知识对技能的支撑作用。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利用几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某些综合性问题的训练,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将几门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激发了学生自学能力。不断完善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多方面锻炼工业工程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企事业单位对工业工程人才不断扩张的需求,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工程人才。

实践课程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动手能力,并分析或验证所学专业理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设计、优化制造系统或服务系统,提高学生工程分析与设计能力。本项目结合工业工程的专业特点和我们的教学要求提出了一种逐渐规范化的思路,并进行了相应的探索,通过一届的实践教学证明是可行的,下一步将不断地加入更具体的措施,增强指导性,突出实效,使以后的实践环节更加规范、更富有成效。

影像仪

影像测量系统

三维测量仪器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