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猛了!阿里腾讯带头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齐创历史新高!
太猛了,港股互联网公司市值屡刷新高。
随着国内疫情转好、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国内股市迎来“大牛”行情,再加上美股中概股陆续爆发的带动,近日港股互联网公司涨势迅猛,在市值连创新高的同时,由于网易和京东的强势回港,座次也发生了变化。
截至最新收盘,阿里位坐港股市值“老大”地位,腾讯以2500亿港元的差距紧随其后,美团以破1万亿港元成绩居第三位,第四、五位分别是上月回港的京东和网易,受其影响小米顺位延居第六。
若以小米作为衡量标准,阿里市值约等于13.8个小米,腾讯市值约等于13.2个小米,美团市值约等于3个小米,京东市值约等于2个小米,而网易市值约等于1.3个小米。
港股互联网公司齐创新高
7月9日,港股大型互联网公司强势上涨,阿里、腾讯、美团、京东和网易齐创新高。
截至收盘,阿里巴巴今日大涨10.01%,报收261.6港元/股,市值较昨日大涨超5000亿港元,最新总市值为5.61亿港元。
腾讯控股今日涨3.59%,报收563.0港元/股,最新总市值为5.38亿港元。美团点评今日突破200港元关口,市值突破1.2亿港元,再创新高。
京东和网易也分别大涨7.35%、9.97%,市值突破8000亿港元和5000亿港元。
此外,小米集团也时隔一年半再度逼近17港元的招股价,7月以来股价大涨超30%。
在成交额方面,除阿里155.5亿和腾讯137.7亿破百亿外,小米和美团也67.3亿和63.1亿成交额。
而今日港股互联网公司的爆发,和昨夜美股中概股的疯狂上涨也有密切联系。昨夜,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三个互联网巨头均创下股价新高,分别大涨8.95%、6.6%和6.02%,其中京东在美市值首次突破千亿美元,阿里在美市值直逼7000亿美元。
不仅如此,互联网巨头们即将再迎利好。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黄伟雄于网上研讨会上表示,平常的成份股选股需要有2年上市要求,以及市值够大,但阿里巴巴、美团点评及小米集团三间同权不同权或第二上市公司因市值庞大,即使可能未满足上市时间要求,8月都可纳入成份股选股范围。
腾讯阿里“一哥”争霸如火如荼
虽然第二梯队在奋力追赶,但阿里和腾讯这两大超级互联网公司的市值仍然遥遥领先。两者不仅是互联网公司的市值顶峰,更是整个港股的市值高点,远超第三位数万亿港元。
自去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登陆港股后,腾讯港股市值第一的位置就被阿里占据,屈居第二,且较阿里存在8000多亿港元的差距。但今年年初以来“宅经济”的兴起,让腾讯业绩迎来大爆发的同时,股价表现更是强劲。
据数据统计,近三个多月,腾讯股价已于3月23日收盘价的346港元上涨至7月9日收盘价的346港元,涨幅接近60%。
而腾讯股价的暴涨,也使其在今年6月实现了对阿里的反超。
6月23日,腾讯控股高开高走,全天大涨4.89%,收于497.4港元,盘中市值超过阿里。截至当日收盘,腾讯市值为4.752万亿港元,而阿里巴巴市值为4.722万亿港元,腾讯市值超过阿里约300亿港元。
随后两者间便开启了“你追我赶”模式,“一哥”之争逐渐白热化。直到7月7日,阿里市值大涨1500亿港元,当日超越腾讯约600亿港元市值,重返港股市值第一。近两日,差距更是再度拉开,截至今日收盘,阿里市值已超越腾讯约2300亿港元。
不过在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上,马化腾仍是中国第一首富,身家高达612亿美金,约合4300亿元人民币;而马云则身家485亿美金,约合3400亿人民币,位居第二。
美团堪称今年上半年最大黑马
目前,上市互联网公司整体呈现出“两超多强”的格局,但在“多强”中,美团作为今年最强的一只黑马,半年实现市值翻倍,直冲进1万亿港元大关。
6月16日,美团股价盘中涨幅一度超过8%,最终收涨7.84%,市值突破万亿港元。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团市值又暴涨了2000亿港元,最新总市值1.2万亿港元的成绩,在港股已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美团已经把京东、网易等多家公司远远甩在身后,稳坐第三的宝座。
自2019年起,美团的股价便一路高歌猛进,今年更是仿佛火箭上行。2019年一年,由年初的最低点40.25港元直接飙升至103元左右,股价大涨130%;2020年以来,股价更是不到半年就实现了翻倍,由3月中旬70.1港元的低点直接跃升至210港元左右的高点,近三个多月的涨幅高达175%,市值暴增超8000亿港元。
其创始人王兴的身家也不断增长,根据全球富豪实时排行榜的最新数据,王兴排名不仅已超过刘强东,更进入全球富豪榜前百位,以1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0亿元的身家排名第85位。
京东、网易强势回港加入战局
事实上,除美团“异军突起”外,港股互联网公司的排位也在京东和网易的强势回归下产生不小的变化。
今年以来,中概股公司在美国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监管环境,估值、股价等各方面本就受到很大影响,再加上4月初曝出的瑞幸和好未来财务造假事件,更加剧了中概股的不信感,也刺激了美国5月通过立法,可能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或从美国投资者募集资金,以上因素都越来越严重地压缩了中概股的生存环境。
与之对比的是,2018年港交所则放宽上市限制,允许内地企业以第二上市形式在港挂牌,因此,不少在美上市的优质中概股考虑归港二次上市,京东和网易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6月11日,网易率先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123港元;随后一周6月18日,京东也正式在港上市,发行价为226港元。
在回归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者均取得不俗表现,不仅一举夺得港股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四、五名的位置,自上市以来,京东和网易更是分别上涨近20%和近30%,较上市首日7300亿港元和4561亿港元的市值均大涨了900亿港元左右。
不断扩张的市值表明,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频繁受到资金青睐,在当下A股市场引领全球反弹、港股科技龙头涨势强劲的背景下,国内市场颇具吸引力。而香港资本市场,在已经拥有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等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的情况下,网易和京东的回归颇具号召行,有利于资本的集聚效。预计京东和网易只是“打头阵”,未来有更多优质中概股回归。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是美股千亿美元俱乐部中唯一未回归港股的巨头,此前有消息称拼多多也在考虑归港,但拼多多发言人称,公司资金流重组,目前暂无二次上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