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分析

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现状分析

根据环保部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和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9119个点位。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点次总达标率为92.2 %,夜间监测点次总达标率为74.0 %。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0 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8 dB(A)。各类功能区监测点次具体达标率如下图:

图表1:全国城市各类功能区监测点次达标率(单位:%)

资料来源:环保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年,全国各级环保部门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52.2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43.9 %),办结率为99.1 %。其中,工业噪声类占10.3 %,建筑施工噪声类占50.1 %,社会生活噪声类占36.6 %,交通运输噪声类占3.0 %。

图表2:四类环境噪声投诉比例(单位:%)

资料来源:环保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声环境质量依旧不容乐观。对此,2017年,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噪声法》和《声导则》修订的预研工作,为推进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发挥了强有力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2017年,国家共制定印发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10个标准。正是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相关技术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持续推进着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业务拓展。这些环保相关标准和法规为环保行业的发展和治理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有效促进了噪声污染防治企业的产业升级。

图表3:2017年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相关标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政策推动下,2017年,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效益增长幅度与2016年相比呈现一定程度的回升。据初步统计,2017年全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总产值约为135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约71亿元,同比下滑6.58%。

图表4:2010-2017年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总产值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5:2010-2017年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总产值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不过,目前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工作总体上与大众的期望和诉求、与建设生态文明国家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管理体制也不够完善,纠纷仲裁和解决机制不够健全;污染防治“理念”和投入力度不够,同时仍存在忽视农村与小城镇污染防治的痼疾。对噪声与振动控制产业队伍的科研创新、技术开发、团队建设长期缺乏关怀与支持。

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趋势分析

首先,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热点将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振动控制,电力行业发电厂与输变电噪声控制,冶金、石油化工与建材行业等大型建设项目噪声振动控制,城市环境噪声在线监测与噪声地图技术,地铁上盖物业开发噪声振动控制以及新型声学材料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尤其是轨道交通领域的噪声振动控制,将延续可持续增长态势。

其次,值得关注的技术和市场趋势有:阵列式消声器等高效节能消声降噪技术,从整体布局上统筹获取减振降噪收益的技术理念,阻燃、抗老化、耐候性好的新型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及产品的长效性评估、全寿命周期综合性价比以及运营维护技术规范的研究和考核,噪声与振动测量仪器、专业化的声学实验室或测试台架以及智能化的自动加工制造装备,噪声、振动在线监测仪器以及噪声地图、SoundPLAN软件等预测评估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专业化设计咨和“一揽子系统解决方案”服务等。

最后,企业经营发展将更多地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与社会化并重的方向发展。只有进一步改变我国目前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企业“小而散”的状况,引导企业和市场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噪声与振动控制企业的整体素质,树立企业整体形象,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动捕软件

实时动作捕捉设备

实时动作捕捉设备

虚拟动作捕捉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