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需破技术难题机床行业也要重视

我国机床行业在发展中不仅同工业机器人一样做强内功,还要内外兼修,兼顾新技术,并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所谓内外兼修是指,机床行业既要借助新技术、新元素实现“弯道超车”,另外车本身还要做好。

图虫创意

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更新让制造业进入全新的领域,不少行业在发展中脱颖而出,工业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工厂对自动化需求加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呈现一片火热,俨然成为制造业中的“新风口”。然而去年至今,这个乘风而上的产业却开始暴露出种种问题。首先是外挂不在。以往能收获高额融资的机器人行业正面临着投资减弱的现状。而资本的撤出无疑会使部分依赖外来资金生存的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其次是创新不足。同我国其他制造行业一样,工业机器人同样面临着“模仿有余,创新不足”的窘境。在经过市场几轮试炼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很难再靠原有卖点吸引客户。最后是核心技术受控于人。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桎梏之一就是核心零部件相关技术掌握不足,虽然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一大批企业正在积极尝试打破技术壁垒,但短时间内仍较难补齐短板。

12月6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深圳市科协、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共同主办的“gbas2018大湾区机器人与大会”在深圳开幕。会上,新松机器人创始人、总裁曲道奎在主题演讲中就谈到我国机器人发展的相关问题,他认为并不是现在智能太低,制约了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实际上机器人本体的性能才是最大的瓶颈。也就是说,抛去资本、市场等因素,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国产机器人想要有长远的发展,还需做强“内功”。

同工业机器人行业一样,国产机床同样面临着起步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创新、技术、性能、质量这些国产工业机器人亟需做强的内功也是机床行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国产机床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受限、核心部件技术缺失等因素导致国产机床在竞争中面临着较大压力。另一方面,传感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入为国产机床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可能。

虽然,国产机床和国产工业机器人一样,都面临着种种压力,但客观来讲,机床行业面临的环境更加艰难。首先,比起风口上的机器人行业,机床行业基本连“风边”都不算,不少企业缺乏更多发展的资金,包括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等资金。其次,对比工业机器人行业,机床行业发展更久,相应市场已经形成较稳固的体系,难以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另外,智能技术在机床行业发展的并不充分,所以这个在机器人领域可能不算短板的方面,有可能成为机床行业的制约因素。

所以,我国机床行业在发展中不仅同工业机器人一样做强内功,还要内外兼修,兼顾新技术,并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所谓内外兼修是指,机床行业既要借助新技术、新元素实现“弯道超车”,另外车本身还要做好。否则超车不成,还易翻车。在发展上,机床行业可以结合本土需求,细化市场。我国是世界机床消费大国,本土市场庞大,把握本土机床市场依旧是重中之重。在传统市场已经较为稳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细分占据新需求。如针对小批量个性化产品生产的机床,再如沈阳机床针对珠宝加工的机床,都是是通过细分来拓展新市场。

作为工业母机,机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做强内功,兼修外功的情况下,笔者相信机床行业的未来大有可为。

作者:蔚然

虚拟制作

全身动作捕捉系统

动捕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