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另寻出口能否成功减少贸易依赖

中国经济另寻出口能否成功减少贸易依赖?

中国经济另寻出口能否成功减少贸易依赖? 更新时间:2010-12-26 9:17:27   12月21日,在2010年中国与其他国家举行的最后一次高级别经贸对话——“第三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贸易保护”再次成为关键词之一。这个令人生畏的词汇终究还是贯穿了整个年度的双方对话。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会上敦促欧盟委员会尽快做出终止对中国数据卡三项调查的决定。三个多月前,欧委会针对中国数据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

此案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也是欧盟首次对同一中国产品同时进行三种贸易救济调查,这在国际贸易救济实践中也极为罕见。而该案也见证了,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已经开始从以前的低附加值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蔓延。

砌墙

这仅仅是中国贸易环境所面临的一个微观场景。尽管随着世界经济出现复苏,2010年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数量大幅下降,但是对华发起的贸易调查继续呈高发态势。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启动5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共计70亿美元。除常见的贸易救济调查外,发达国家还通过其它途径向中国发难。2010年前11个月,美国发起对华知识产权337调查19起,301调查1起。中国产品是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召回和扣留的重点。不仅如此,商务部12月17日发布的《2010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发现,发达国家还利用自身在环境保护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更高的环保、技术和劳工标准,以保护环境、食品安全等名义构筑新的技术性壁垒。2010年,贸易保护的形式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也更具隐蔽性。贸易占全球贸易近10%的中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

在传统的、新式的针对中国的一起起贸易官司背后,林立的贸易壁垒清晰可见。在这些保护主义围墙的堵截下,中国的出口企业,特别是它们中的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不少因此被迫减产,甚至倒闭。

全球经济或将走出衰退,但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却在增高。

这几乎是一种必然。在后危机时代第一年,各国复苏情况不一。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新经济增长点难现,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国家则面临通胀压力上升和资产泡沫的威胁。世界经济存在不确定因素,整个复苏势头明显放缓。在这种背景下,各主要经济体开始变得“自私”了。

基本走出衰退泥潭的美国,此刻陷入了“无就业复苏”。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和美国政府的刺激措施让华尔街恢复盈利,却解决不了就业这个头号难题。3月11日,总统奥巴马公布“国家出口战略”,誓言在五年内让出口翻番,并以此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他知道,美国需要重新“实心化”——复兴最有能力创造工作的制造业,而出口可以为这个目的服务。在这一战略目标下,中美碰撞已在所难免。

美国的出口战略还意味着强势美元不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元在走弱的同时,不断对人民币提出升值的要求。整个2010年,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纠缠着中美关系,也一直影响着中国的贸易情况。

欧盟是影响中国外贸的另一个重大因素。欧盟11月9日公布了未来五年的全球贸易战略蓝图讨论文件,以期通过促进贸易,来解决经济增长、就业和主权债务危机的难题。

欧盟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也大幅增加,前三季度新立案10起,超过2009年全年的立案数量,欧盟已成为2010年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WTO成员。

欧债危机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贸易环境。它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拖延了外需的恢复,它还造成欧元汇率大幅波动,给中国的对欧贸易企业造成较大的汇兑损失。

破墙

在巨大的受迫性压力面前,仍然以贸易为主要增长点的中国只能另寻出口。

货币“出口”。11月24日,中俄宣布双方决定用本国货币实现双边贸易结算。当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汇率都剧烈波动时,中国尝试着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规避风险,并通过扩大本币结算打破美元主导带来的不平衡。

能源“出口”。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大国,中国还试着直接同资源出口大国达成一种能源与金融的战略联合。9月27日,中俄领导人共同按下启动按钮,全线贯通了中俄原油管道。

非美市场“出口”。2010年1-11月,我国对印度、俄罗斯、南非、巴西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39.9%、72.7%、48%、78.1%,对东盟出口增长33.6%,均高于对欧、美、日的出口增长速度。

海外并购“出口”。金融危机还让许多中国企业跃跃欲试,通过海外并购绕开贸易壁垒。3月28日,吉利集团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汽车曾表示,集团正寻求海外收购,借此获得技术和销售网络,并避开该公司作为一家中国汽车生产商可能面临的贸易保护和汇兑风险。然而,迄今为止,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经验仍然只能缓慢增长。

政治和经济利益交织的压力,决定了中国破墙不会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结果。

展望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1年,许多机构和经济专家的预测依然保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副主任李健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的整体形势应该跟2010年差不多,呈缓慢、不均衡的复苏态势。

德意志银行更加悲观,它预测2011年对全球经济和各国政策制定者来说很可能极具挑战性。对于美、日、欧这样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将会放缓,困难会更大。而新兴市场也无法完全摆脱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2011年外需将难以出现较大程度的反弹。

在经济增长依然缺乏动力的情况下,美、欧、日可能会寻求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当前,主要经济体政策目标分化,协调更加困难,保护主义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些国家的政策工具。”李健说,“我国遭遇的各种贸易摩擦和限制都将继续增加。”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也将继续存在。尽管最大的施压者——美国的政治格局在11月中期选举后有所变化,刚夺取国会众议院多数席位的共和党一向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但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认为,人民币2011年面临的压力仍然不会减轻——民主党成为少数党后,可能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了顾全大局而有所收敛,他们今后可能会“叫得更凶”。

对于美欧2011年是否能放开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袁鹏认为,尽管奥巴马2010年的一系列立法在向着中国希望的方向发展,但2011年能否出现一些实质性的成果还很难确定。美国可能会出现一些松动,但不可能一揽子放开,而只会是在某几条、某几款敏感度不太高的地方做一些让步。

贸易是全球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配置,是共同利益增值不可缺少的途径,甚至是缓和国家关系和地区紧张形势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不可避免地,在后危机时代,贸易成为一些国家的玩偶。奇特的是,越是曾经以自由贸易主义为原则的国家,2010年越在自由贸易上大幅后退。从贸易的本性来说,或许只有在全球经济重新进入景气期时,才能得以还原。而对中国来说,其它主要经济体对自由贸易态度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增大了与其它经济体摩擦的概率。而要减少这种风险,只有减少经济对贸易的依赖度。实际上,这意味着中国已经需要内部重组。而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能否令这一重组的步伐加快,将决定贸易领域的硝烟是否还会盘绕。

相关文章:

失落的定价权别了外企“超国民待遇”“权势”扎克伯格:我不是生意人周道炯:三年主席生涯最难忘巴菲特:老旋风在中国沃尔沃国产坚守豪车定位不动摇海权中国崛起之路李迎:TEX-LAND的中国时尚经陈光标:财富如水我爱裸捐家族保卫战

Bitget可靠么

莱特币怎么买

Bitget官方网站app地址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