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保增长控通胀明年调控进入敏感期1

兼顾保增长控通胀明年调控进入“敏感期”

兼顾保增长控通胀明年调控进入“敏感期” 更新时间:2010-11-24 9:20:55   对于明年的宏观调控基调,分析人士认为,历时两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有所调整。在经济增速回落“小周期”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情况下,明年可认为是宏观调控的“敏感期”,相关政策可能会留有更多余地。

经济形势复杂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经济数据“景气交叉”的状态。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国GDP季度增速逐季回落,尽管三季度以来工业增速、PMI等指标已企稳,但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仍可能下行。另一方面,7月以来物价涨势逐渐加快,明显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调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四季度以来,央行重启加息并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国务院出台控物价“16条”,意味着“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性已有所提升。分析人士认为,11月我国CPI可能再创新高,短期来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不排除中央将“管理通胀预期”甚至将管理通胀作为明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的可能性。

“保增长”和“控通胀”往往分别代表经济收缩期和经济扩张期的调控方向。从实际操作来看,管理通胀预期的同时往往会伤及实体经济增速。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参考2008年年中时“一保一控”的调控经验,可以将最近一段时期看作宏观调控的“观察期”。在这种局面下,政府不太可能出台“一边倒”的调控政策。如果明年二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局面更为明朗或物价调控出现新局面,届时可能出台更具针对性的调控政策。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一位负责人认为,除物价涨幅和经济增速“一上一下”外,类似的数据“背离”现象还可以概括为:PMI上升的同时发电量下降,CPI上升的同时M2下降等。这意味着,宏观调控既要控制物价持续上涨逐渐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势头,又要防止货币、信贷、投资和工业下降过快引发经济衰退,在经济和物价之间实现短期均衡。

货币政策可能适当调整

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变化,分析人士认为,明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调可能有所调整。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最近央行的一系列政策信号表明银根正在抽紧,但目前的物价上涨趋势将不至于演变成大规模、全面的通胀,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可能不会转向。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由现在的“双松”逐渐变为“一松一紧”。

在物价上涨压力之下,不少专家提出,已持续两年的“积极加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基调,应有所变化,但具体形式则尚未有共识。有学者认为,过于宽松的流动性是推升蔬菜、粮食等食品价格的重要原因,未来我国应有意识地回收流动性,货币政策明年回归正常化则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是劳动力成本、输入性通胀等因素推动的,即成本推动型上涨。单纯的反周期政策调节可能效果不明显,需要财政政策更多发挥结构调整及补贴中低收入群体的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可概括为“货币保增长,财政保稳定”。如果明年的GDP增长9%、物价上涨4%,考虑到经济转轨所需,广义货币供应增速应维持在17%左右,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财政政策方面,继续大规模扩张的必要性不大,应在补贴中低收入群体等方面多下工夫。

oppor9人工智能怎么启动

叉烧包的做法

现在股市印花税是多少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