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借呗和花呗两大消费金融产品的资产证券化,阿里巴巴成为中国ABS市场上的巨无霸,今年来累计发行量超过2000亿元。新金融的生长速度与潜在空间固然令人惊叹,却也同时带来了越来越多关于监管的困惑。
没错,就是这些天大家都在骂的现金贷。按照广义的口径,我们将现金贷定义为面向个人的、无场景的互联网小额贷款。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蚂蚁借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蚂蚁小贷”)净利润44.93亿元,为去年全年净利润的两倍多。2014、2015和2016年,蚂蚁借呗的净利润分别为5.05亿元、9.77亿元和19.24亿元。
对比A股上市银行,蚂蚁小贷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杭州银行、贵阳银行等7家银行。
根据我所掌握的公开信息:今年8月,微粒贷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从累计放款数据来看,今年5月份就超过3600亿元;前4个月收入18.6亿元,净利润达5亿元。
这两大巨头给出的利率,大多在日息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之间,一般不超过万分之六,算下来其实基本与银行信用卡产品相当,也远远不到36%的利率红线。
那么,众多缺乏专业背景和资质的小平台,需要动辄百分之五六十、百分之几百的利率才能生存,而头部平台不到20%的利率就能大幅盈利,并且更高效、更规范。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容忍超高利率平台的公开、全网放贷?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36%利率红线是合理的。对头部机构来说,绰绰有余,它们才是现金贷市场的主导者,并且正在掀起一场零售信贷革命。
蚂蚁小贷的前身为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是国内最早的几家网络小贷公司。经当时重庆市金融办批准,其经营范围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办理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
经过此后的多次注册资本变更和股权转让,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蚂蚁金服的全资子公司,并于今年9月将名称正式变更为“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实际上,除了通过蚂蚁小贷直接放款,借呗还采取通过信托进行放款的方式。这意味着,蚂蚁小贷的净利润,并非借呗业务的全部。
具体来说,客户支用借呗时,在支付宝平台上进行电子签约,支付宝平台通过小贷或信托进行放款。小贷放款和信托放款均通过支付宝平台,采用同样的风控及准入标准,因此并无实质区别。
截至2017年4月末,借呗产品授信额度一般为1000-300000元之间,支用金额从1元起,用户可对额度循环使用。贷款期限分为1期(称为短期产品,借款时间包括1天、5天、15天、30 天、45天)、3期、6期、9期、12期(3-12期称为长期产品)。
在贷款利率上,借呗日利率为0.15‰-0.6‰,按日计息,逾期罚息按基础利率的1.5倍收取;对于短期产品,日利率比长期产品低0.05‰。还款方式方面,长期产品可选择等额本息和每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短期产品为到期还本付息方式。
在资产质量上,蚂蚁小贷的借呗消费贷款债权不良率(逾期90天)在2015末、2016年末和2017年4月末分别为 0.53%、0.58%和0.48%,近两年及一期的借呗消费贷款债权不良率平均数为0.53%。
微粒贷年报显示,2015、2016年,该行整体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12%、0.32%。
根据央行最新的支付体系数据,截止今年6月末,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650.69亿元,环比增长7.60%,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47%,占比较上季度末下降 0.03 个百分点。
因此,笼统而言,借呗与微粒贷的坏账率,要远远低于银行信用卡整体水平。
这正是新金融的魔力。
尽管借呗与微粒贷都是现金贷,但是二者在业务模式上并不完全相同。微粒贷的运营主体是微众银行,主要与其他银行联合放贷;而借呗除了自有资金,主要通过发行ABS筹集资金,在收入上分别表现为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资产转让净收益)。
根据日前披露的《蚂蚁借呗系列2017年度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募集说明书》,蚂蚁小贷成功在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资产支持票据总额300亿元,第一期发行金额30亿元。
这是蚂蚁小贷首次发行资产支持票据(ABN),其是由交易商协会主管的ABS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早前蚂蚁小贷主要在上交所发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企业ABS)。
根据“国金ABS云”数据库,今年以来,蚂蚁小贷(包括更名前的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和更名后的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公司)共发行了1127亿元的ABS产品,均为企业ABS。
从存量来看,截至2017年8月31号,蚂蚁小贷在公开市场存续的直接融资余额为766亿元,融资期限均为12个月。
除了蚂蚁小贷,蚂蚁金服旗下消费分期服务“花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公司,同样是ABS市场上的绝对主角,今年来累计发行1241亿元。
这样一来,借呗加上花呗,蚂蚁金服今年发行的ABS产品合计超过2300亿元,是中国ABS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霸主,超越了建设银行和国开行等金融巨头。此次蚂蚁小贷发行ABN,令蚂蚁金服进一步打通了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
在7月份发表的《1587亿!蚂蚁金服雄霸ABS市场》一文中,新金融琅琊榜曾经质疑:蚂蚁金服们发行ABS,是否存在什么约束?这隐含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蚂蚁金服们的信贷业务,是不是可以无限扩张?另一个则是,这些机构的资产证券化行为,是不是同样没有上限?
这是留给新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挑战。新金融,需要新监管;金融科技创新,需要监管科技创新。
这很可能意味着,蚂蚁金服正在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