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估值已历史最低:馅饼还是陷阱?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港股市场持续震荡下行,表现相对较弱,恒指自春节以来累计跌幅超过17%,当前市盈率为8.72倍低于近10年平均PE10.49倍,市净率0.89,同样低于历史平均值1.33,达到1998年金融海啸的水平。数据显示,当前港股确实处于历史估值低点。
然而,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多位香港投行分析师时,他们多数认为,低估值并不意味着目前港股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中泰国际分析师颜招骏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港股市场的低估值并非普遍的低估值,而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特征导致的一种“结构性低估”。尤其是很多蓝筹股股息高,但PB很低,看似便宜,却有流动性的问题,想做价值投资有很高的壁垒。而一向稳定分红派息的汇丰控股停止派息,也释放出一种信号,喜欢高息股的投资者要三思而后行。
如此,港股就没有投资价值了吗?
港股估值创历史低位
数据显示,恒生指数当前市盈率8.72倍,低于近10年平均PE值10.49倍,PB当前值为0.89倍,远低于近10年平均水平1.33,对比上证综指,当前PE值11.67倍,PB值1.26倍,标普500当前PE值18.1倍,PB值2.78倍,港股因其低估值的优势,不少内地机构对其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
“目前恒指市帐率低于1X,历史上多次低潮如1998年的金融风暴,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1年欧债危机,均未见过比此时更低的水平,因此通过这个机制来看的话,大市理论上已经见底。”海通国际投资策略执行董事梁冠业向记者表示。
以最具代表性的恒指成分股为例,50只成分股中股息率在5%以上的就有22只,股息率超过9%的就有三只,分别是中国神华、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股息率是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若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只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然而,恒指成分股中股息率排名前20 的个股PB普遍在0.3-0.8之间,PE普遍在4-10倍之间,一般来说,PB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这种既能稳定分红PB又低,估值也不算太高的蓝筹股看上去确实很吸引人,但事实上这些个股普遍都存在流动性低的问题。自去年以来日均成交量在1亿港元-10亿港元的占比78%。
以下为恒指成分股中股息率在5%以上的个股:
数据显示,目前破净的蓝筹股只有26只,主要集中在银行、地产、能源及综合企业,而PB较高的公司集中在软件、消费、医药及新经济。“其实从数据就能看出,传统经济股的估值比较低,而新经济及内需消费股估值较高,恒指的PB看似很便宜,但其实部分蓝筹股的估值一点也不便宜,例如腾讯还有34倍PE,港交所PE还有31倍,2009年时港交所的PE可以低见9倍,而2011年欧债危机港交所PE也只有22倍左右,现在港交所估值还是这么高,主要是基于投资者对业务增长的前景,2014年互联互通开通后带来的南北资金流向,因此恒指的PB不完全反映港股的实际状况。”颜招骏向记者表示。
耀才证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向记者表示,如果从数据来看港股估值相比A股更具吸引力,但疫情一日未有良方解决,不论投资什么国家、地区的股票,一定要有面对下行的风险的心理准备;若要选择港股投资,建议选择一些高成交量及有业绩支持的股份,但仍建议短线为主。
警惕港股低估值陷阱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股票分析师林世康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PB、派息率等角度来说很多港股具有投资价值过于片面,首先我们要理解港股目前整体估值确实处于历史低位,但主要受到疫情、油价、利率等多重因素影响,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看好导致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而港股市场聚集全球资金,3月份很多基金抛售股票降低杠杆,对港股造成很大的下行压力,而且有些低估值只是表面上看着很低,但事实并非如此,像金融股、地产股等。”
颜招骏向记者表示,造成港股长期偏低估值的原因很多,恒生指数中金融股和地产股加起来占据半壁江山,而金融股和地产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典型的低估值类型,无论是在成熟市场还是A股这种新兴活跃市场,金融股和地产股在估值方面都不会受到青睐。港股这种特殊的成分股构成比例,导致港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得不到提升。这只是“结构性低估”。
值得一提的是,恒指估值低不表示港股实际估值低,恒指只有50只成分股,而港股有2466家上市公司,在恒指成分股中,金融业占48.18%权重,地产占10.5%,能源业占4.61%,基本上这三大行业共占63.29%权重。单是没有增长的汇丰控股已占9.26%,而三大内银已占15.27%,再加上中移动占4.36%、中海油占2.21%,增长较低的蓝筹股已占恒指比重31%,因此恒指的估值很大程度上都是受这些传统经济股所拖累。
“单看PB是有误导成分的,由于恒指公司在5月份有机会把阿里、美团等纳入蓝筹,此时恒指整体PE及PB会有一个明显的拉升,而这个拉升其中一个原因是行业权重的变化。”颜招骏表示。
如果从港股流动性来看,自去年4月底港交所改革上市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以及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赴港上市以来,港股市场内的股票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但同期港股的总资金量却跟股票的增长速度不相匹配。换句话说,即股票多了,而资金没有完全同步增多,导致港股的整体估值被稀释。
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恒指月均成交额为800亿-1100亿港元之间,截至今日收盘,2466家上市公司中,除去停牌个股,有698只个股全天无成交,有158家上市公司全天成交额在1万港元以下。而前20大个股成交额累计为315亿港元,占今日港股总成交额35%。
对于当下港股的投资价值,梁冠业称,从历史来看当差不多所有股票都看似便宜的时候,通常投资者都会看大蓝筹和大型股份,因为这些能够推动大市,然后再轮动到中小股份,循环如此,由于目前受到全球经济增长不明朗因素影响,大市仍未明显回升,目前资金依然还是会偏好大股票,但并不意味着其他股票没有价值,只是满地都是便宜股时,还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现在还不是入场时机。
“估值低并非是买入股票的主要原因,它只是最后一个买入股票的考虑因素,估值低股价不一定涨,这个在港股很常见,很多公司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出公司营运前景,因此目前反映的估值低只是一个结果,我认为投资主要看增长潜力,看企业创造额外收益能力,如果单看估值就会忽略亚马逊、特斯拉、腾讯、阿里、美团等公司,这些个股的PB、PE都不算低。”颜招骏补充解释。
高息股还值得购买吗?
4月1日,汇丰控股、渣打集团都同时发布公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宣布取消第四季度的派息计划,作为高息股代表,汇丰控股每年大约都有0.51美元的稳定派息,因此是很多投资者收息之选。甚至很多投资者选择月供定投汇丰,不管大市涨跌,主要看中其稳定的分红。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扰下,所有的增长前景变得不明朗,像汇丰这种浓眉大眼的高息股都停止派息,其他行业的派息同样变得不那么确定。
据颜招骏介绍,市场有所谓“真”高息股及“伪”高息股,“真”高息股是每股派息稳定地增加,派息的有高持续性。“伪”高息股主要是由于股价大跌,造成表面的股息率上升,但未来的派息会受到盈利下跌而大幅减少。其实汇丰过去几年的派息比率都超过100%,这表示公司把额外的储蓄也派出来,可以说成是“吃老本”,这始终有完结的一天。因此,要特别留意过往派息率极高,而公司的收入又与宏观经济关连度很高,未来这些公司或将大幅减少派息。
耀才证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向记者表示,汇丰母公司仍属英企,突然停止派息行为,可见欧美及全球受疫情所累,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往后相信也会有其他上市公司作出效仿,这也释放出一种信号,即不要过度依赖高息股,而一向喜欢数收息的投资者此时此刻更应三思而后行。
而要如何辨别区分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息股,颜招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可建议从四方面去考虑:
首先,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收息股要选防守性高的行业,业务一般与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相关,这类公司的业务与市场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低,盈利及股息也较不受市场负面因素影响,如公用事业,电讯业及基本消费品等等。
其次,派息持续性,公司的派息比率稳定或有连续的派息纪录。
第三,派息增长性,股息增长取决于盈利增长,过高的派息比率 会牺牲未来的盈利增长。每股派息增长都非常重要,例如领展及长江基建的股息率其实不高,但每股派息每年都增加,这时收息股累计回报往往都特别惊人。
第四,股息率,股息率高于4%或以上,防守力更上一层楼。
另一维度看港股投资价值
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以及人民币全面国际化,港股在连接内地金融市场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港股通是目前内地资金投资港股的主要渠道之一。
数据显示,自内地和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建立以来,内地资金总体持续通过港股通渠道净买入港股,但不同时间净买入规模差异较大,在港股市场相对低迷时,港股通净买入规模通常较大,抄底特性明显。
刚刚过去的2020年3月,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净买入规模达到1397.39亿港元,创出月度净买入规模历史新高。这也是港股通月度净买入额首次超过1000亿港元。
总的来看,2020初至今短短3个月左右时间,港股通已累计净买入达到2313.01亿港元,逼近2019年全年2493.37亿港元的净买入规模。
对比港股通当前持股数量与2019年底持股数量,可以发现,2020年以来港股通资金对内地在港上市的公司青睐有加,对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增持数量均超过10亿股。
如按照港股通持股市值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以来港股通大举增持了建设银行、腾讯控股、工商银行等内地在港蓝筹公司,以及美团点评、小米集团等内地大型新经济公司。
一般而言,回购是体现上市公司对自身公司信心的一种表现,港股市场也不例外。
据数据,2020年初至今约3个月的时间,港股市场出现回购行为的公司数量已超过90家,相较之下,2019年全年有回购行为的公司数量为195家,2018年全年为212家。
计算单月回购公司数量,可以看出,港股市场年内回购明显有进一步趋向活跃趋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进行回购的大公司较少,使得年内总体的回购金额暂时还不大。
除了回购,港股市场也不时有重要股东增持。如近日中国广核、和谐汽车均发布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告。
如果横向比较,港股相对于A股,也体现出一定优势。
以表征A股溢价情况的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为例,该指数虽然近几个交易日有所调整,但仍报127.43点,显著高于最近十年的平均值。数据显示,最近十年,上述溢价指数的平均值为115.57点,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越高,代表A股相对H股越贵,反之,这一指数越低,代表A股相对H股越便宜。
据数据,截至2020年4月2日,119家同时于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公司中,所有公司的A股股价均较H股出现溢价,已无折价公司出现,其中43家公司A股相对H股的溢价率超过100%。
梁冠业续指,港股和A股估值都比较有吸引力,但并不认为第二季度具备任何明显反弹因素。“但下半年我们维持审慎乐观,这是基于预计内地经济在疫情后将有V型反弹,以及内地政府层面继续推动多方面刺激措施。内地正开始逐步复工预计也会令中国近期非常疲弱的经济数据在下半年有明显改善。因此,我们认为撇除短期会继续波动的因素,长线港股和A股都有价值。”
在当前困局中,许绎彬认为,创新科技或行业独特地位会有更大的投资价值,比如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或美团;及一众国内有名的物业管理股,如雅生活及碧桂园服务等,因这类股份受疫情的影响较为轻微。
颜招骏称,买股票一定是买增长股,买朝阳行业不要买夕阳行业。夕阳行业可能因为低估值间中有一波超卖反弹,但长期一定会跑输增长股。物管、教育、云计算、生物科技、5G设备、在线消费等都是朝阳行业。像阿里、腾讯、美团、小米这些巨头虽然规模已很大,但整体市场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足以支撑业务的增长。另外,在这次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经济下行压力下,龙头效应将愈来愈大,缺乏资金实力的小型公司将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