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基金发行两极分化将愈演愈烈
【市场观察】基金发行两极分化将愈演愈烈 更新时间:2010-3-23 1:04:57 随着证券监管部门调整新基金发行审批制度,从排队改为分类审批,2010年以来,新基金发行出现井喷,仅当前处于发行中的基金就达14只之多。农银汇理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取得较好的发行规模,主要得益于股东方农行的大力支持。 "你们发了吗?"公募基金人士见面都如此打招呼。
随着证券监管部门调整新基金发行审批制度,从"排队"改为分类审批,2010年以来,新基金发行出现井喷,仅当前处于发行中的基金就达14只之多。同时,几乎各家基金公司都忙着准备新产品,有的基金公司年内甚至打算发5只。
但对基金公司而言,有时拿到新基金发行的批文也喜忧参半,卖基金的心酸"自家有病自家知"。《投资者报》对当前新发产品的众多基金公司进行了调查,他们一致认为销售很难,各公司因渠道、品牌和业绩等差距,首募规模将继续严重分化。
基金不好卖
"发得很费劲!""很艰难!"问问正在发产品的基金公司,全是类似的话。
基金难卖,除与同批发行的新基金数量多有关外,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不足。
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副总监告诉记者,投资者现在买基金非常关注时机的把握,在当前股指不上不下的"犹豫市"里,投资者更犹豫。
他透露,各家基金公司之间近期"抢"、"拼"资源异常激烈。"由于新发基金多,三大报的版面都成了稀缺资源。"他半开玩笑地说道,连做广告也得"抢"版面。
银行渠道历来是各基金公司必争之地,在数十只基金同时发行的时节里,基金公司用"拼"字来形容其激烈的程度。
国内基金销售中,70%以上的份额靠银行"卖"出去,银行里最强的是以工、建为代表的五大行。为了取得银行的帮助,基金公司一般会选择销售能力强的银行作为托管行,由于托管行能从中赚取不菲的托管费,因此对新基金的销售也会更卖力。
但这一游戏规则不是任何时候都奏效。
"基金密集发行时,托管行卖的数量有时还不如其他银行。"一家北京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
从正在发行的14只基金情况看,7只托管在工行,4只托管在建行。一家银行同时要推销7只基金,很难全部照顾周到。同时,也意味着,他的客户--基金购买者至少有7种选择。在此形势下,银行客户经理的意见至关重要。这也是基金公司要"拼"的重要部分。
制约发行因素
发新基金期间的"抢"、"拼",只能算临时磨刀,超常发挥离不开前期的基础工作。
"一只基金发行的好与差,受基金公司品牌、客户基础、过去一年产品运作情况以及与客户沟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上述市场副总监总结说。
客户基础主要受基金公司的规模限制,大公司比小公司有优势;客户沟通则主要指基金公司在渠道方面的努力。
根据《投资者报》对正在发行的14只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农银汇理中小盘基金募集规模已经超过60亿份,是本批发行规模最好的基金;易方达上证中盘ETF及其联接基金大概日进1亿份;南方策略优化基金约日进8000万份;但也有一些基金公司日进仅有1000万份。
农银汇理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取得较好的发行规模,主要得益于股东方农行的大力支持。由此看来,即使在弱市中,渠道的优势也显而易见。
南方基金市场部一位人士认为,取得较好的发行规模,与好的产品设计不无关系。该产品量化投资与主动投资相结合,成为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主要卖点。
易方达基金除品牌、基础客户资源不错外,2009年旗下整体基金的良好业绩也为此次发行贡献了不少人气。
应警示的误区
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能否在既有客户中树立起较好的口碑,直接决定基金发行的成败,尤其在市场不景气时,持有人之间的口碑相传更显重要。但实际上,这一点并未引起太多基金公司的重视,他们依然停留在抢发新基金、挖掘新客户上。
"在当前基金密集发行情况下,要取得好规模,主要考察的是基金销售部门精耕细作的能力。"一位今年取得较好发行规模的上海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精耕细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尽可能满足既有客户的需求,包括收益。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通过各种讲座、培训等方式加强投资者教育,不但要对既有客户提供较好的服务,同时,也要帮助培养他们有一个健康的投资心理。忠实的客户资源,是公司做大、产品铺开的基础。"他强调,公司旗下现有基金业绩的表现是第一位的,只有为持有人取得较好的收益,这些工作才更容易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