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一场盛大的生日庆祝活动将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奇幻童话城堡前上演,以此纪念全球最年轻的迪士尼乐园正式迎来开园五周年。
2016年6月16日,一座结合经典迪士尼风格和鲜明中国元素的主题乐园作为上海文旅新地标开门迎客。五年来,以迪士尼乐园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400亿元,而数字背后,迪士尼乐园带给人们的也许还有更多。
中国人的旅游方式正在变化
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服务业中外合作项目,迪士尼乐园能否取得成功,曾经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
五年来的一连串成绩打消了人们的疑虑:上海迪士尼乐园连续4年入选世界主题娱乐协会发布的全球十大最受欢迎主题乐园,开园以来,持续成为五一、春节、国庆等长假国内最热门景区之一,并入围“00后”所青睐的十大热门景区。
乐园在运营第一年就接待了超过1100万名游客,并在当年实现收支平衡,成为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个开园首年即实现财务收支平衡的主题乐园。
成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今年中国旅游日当天,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快乐旅游趋势报告》,该报告解读了乐园开幕五年来收集的超过300万份游客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早期,受主题乐园固有观念和认知的影响,游客多以体验游乐项目为其游玩乐园的主要目的,跟随网上攻略,打卡“网红”项目,曾经是游玩迪士尼的必备。而近年来,游客的游玩模式越来越轻松悠闲,除了排队玩游乐项目,看演出、与迪士尼朋友互动、品尝美食、购买限时主题商品,也越来越受到游客喜爱。
另一组数据同样值得关注: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外地游客的造访人数持续增长,以2018-2019年为例,非上海周边地区的游客上升趋势明显,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同时,最新数据显示,游玩迪士尼的游客在上海的逗留时间以2-3天为主,人均花费集中在1000-2000元,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上海迪士尼乐园对非上海周边地区游客的吸引力,增加了上海市的旅游业增加值和旅游接待人次,也为将上海打造成为一个高品质的休闲度假城市发挥巨大的带动作用。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上海迪士尼乐园五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人的旅游体验方式正在快速升级换代,从传统的观光体验到探险式体验,再从休闲放松式体验发展到今天的个性化体验,为每个消费个体塑造独特体验是未来游客消费需求的明确预期,也是未来游客体验发展的创新基础。“
中国主题乐园要在打造各年龄层游客与景点的情感共鸣和心灵归属感等方面,做更多探索与定制化打造,持续提升每一位到访游客的游玩品质,这是迪士尼乐园带给中国旅游产业的变化和思考。
”
本地最佳实践是“成功密码”
今年农历春节,一只穿着粉红长裙,头戴中式蝴蝶结的可爱母牛出现在上海迪士尼乐园里。她的名字叫克拉贝儿,是迪士尼乐园为迎来农历牛年新春的中国游客特意挑选的卡通形象。
开园以来,每逢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上海迪士尼乐园都会精心装饰一番,突出浓郁地道的中国风。成为本地最佳实践,这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取得成功的另一个诀窍。
五年前,记者曾专访过时任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鲍勃·艾格,当时的艾格就说过,世界上每一座迪士尼度假区都与众不同,各有特点,但上海项目无疑是最具特色的。“在设计之初,我们就确定上海项目不是简单照搬任何一座乐园,而是要为中国游客带来一座全新的度假区。这里有大量的原创景点,包括第一条米奇大街,全球最高最大的城堡,充满中式风味的漫月轩餐厅,首个以海盗为主题的园区——宝藏湾,我们这样做,就是想打造一座真正属于中国的迪士尼乐园。”
“属于中国的迪士尼乐园”体现在许多细节中。曾经在迪士尼大剧院上演200场的中文版《狮子王》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成功,本土化策略是一大关键。相比一些译制片翻译中频频出现的网络用语,《狮子王》中的中国元素台词更加“接地气”,四川话、东北话、吴语等方言台词的出现不仅引起台下观众共鸣,还区分了不同的角色和性格,令观众着实惊喜。而当小辛巴说出“老爸对不起”时,观众看到的就像一个可爱的邻家中国小男孩,他的冒险和成长能与每一个中国孩子和家长产生共鸣。
当然,中国的迪士尼乐园同时也是世界的。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挑战,上海迪士尼乐园第一时间落实闭园政策,并在政府相关部门精准指导下制定了全面的防控措施。经历107天的闭园后,上海乐园在全球率先重新开园。
很长一段时间,全球迪士尼乐园都在采用上海乐园的防疫标准和工作规范,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的防疫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
为此,华特迪士尼公司全球CEO包正博专门致函上海,对政府给予的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在他看来,上海迪士尼乐园成功恢复开放为迪士尼全球业务乃至整个行业树立了重要典范。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金梅认为,
坚持经典迪士尼风格和鲜明中国元素相结合,坚持国际高标准和本地最佳实践相结合,展现跨越文化的合作精神和顺应时代的创新思维,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必不可少的“成功密码”。
“从上海乐园可以看出,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成功,给了我们信心,我们将继续坚持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推动中西文化交融。”
开启由“区”到“城”的新征程
与上海迪士尼乐园一路之隔的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是全国首个影视产业后期制作共享平台。这里曾经是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员工体育馆,经过一番改造后,变身为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影视“梦工厂”。
走进这里的一楼,首先引人注意的是一间6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制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进行动作捕捉拍摄,也可以进行综艺节目录制,短视频拍摄,甚至可以举办一场小规模的电影高峰论坛。更让电影人兴奋的是,这里的一切都无需自己购置,你只要提出需求,共享空间就可以完美匹配你的创意,真正实现“背着背包来做电影”。
“共享空间就像是电影制作产业的富士康工厂,具备高度集成的优势。”浦东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负责人江传荣说,在这里灯光、美术、导演、化妆、服装等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从海量的人才数据库里寻找,组成一支最合适的制作团队。而所有硬件设备也可以从共享空间租用,甚至包括5G传输、存储等新基建设备服务。“不管你是一名导演,编剧,还是一位普通的网红,只要你有创意有想法,就可以来共享空间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影视产业从无到有,如今已有80多家影视企业签约入驻,涉及影视后期、拍摄、发行等多个产业环节,完整产业链具备雏形。这是迪士尼乐园开园后带来的可喜变化。
展望未来,这样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会更加明显。金梅透露,
“十四五”期间,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将正式开启由“区”到“城”的新征程,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
在空间布局上,将以上海迪士尼项目为核心,整合周边旅游资源联动发展,加快形成“一核四片三带”的空间格局。而在产业发展方面,则将加快形成以旅游度假产业为引领,文化演艺、数字娱乐、休闲购物、旅游会展和休闲运动等五大产业为支撑,教育培训、康养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为延伸的“1+5+N”的产业体系,在持续带给游客以新鲜感的同时,构建具有韧性的区域产业体系。
到“十四五”末,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力争超2500万人次,初步建成旅游产业发达、文化创意活跃、低碳环保智能、环境优美宜居的城市新地标。到2035年,年接待游客达到7000万人次,最终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当代中国娱乐 潮流体验中心,具有独特魅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成为展示中国现代化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展现中国文化自信和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栏目主编:王志彦 文字编辑:王志彦
来源:作者:王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