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一、秤量货币
实银两 清代,上海市面流通的外埠元宝,以关东银较多。本地实银,有道光十八年(1838 年)江海关道衙门所铸 3 种海关道元宝,咸丰六年(1856 年)、七年上海通用元宝。1933 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上海登记宝银总计 1.42 亿两。虚银两 上海开埠前,上海县城内商业交易以豆为大宗,均以规元为交易金额计算单位,规元称作豆规元。上海对外贸易原以本洋(西班牙银元)为标准货币,咸丰七年起货币收付一律采用规元为记账单位,规元遂成为上海公认的银两计算标准,并称上海两,影响及至全国。1925~1929 年,上海银两票据交换额规元 439.8 亿两,占银两和银元票据交换总额 70%以上。1933 年,废两改元后不再存在。
二、铸币
银元 外国银元。流入上海的主要有西班牙(约清乾隆四十年流入)、荷兰(清乾隆、嘉庆年间流入)、墨西哥(清咸丰六年流入)、英国(清同治五年后流入)、美国(清同治十三年流入)、日本(清同治十三年流入)等 6 种银元。还有少量玻利维亚、智利、秘鲁等银元流入。1919 年起,外国银元在市面上基本绝迹。国内自铸银元。清咸丰年间上海始铸银元,为国内早期铸造银元的地区之一。清末,上海流通的国内银元有 6 种。分别为上海银两币,俗称上海银饼,清咸丰六年(1856 年)上海铸。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大清银币,辛亥革命后用作军饷流入上海。袁头币,1915 年 8 月 1 日起上海银洋行市只开袁头币和鹰洋两种,1919 年五四运动后仅剩袁头币。开国纪念币,亦称孙头币,至 1929 年上海流通最广的银元。船洋,1933 年投入上海流通。收兑。1949 年 6 月 11 日,中国银行挂牌收兑银元,到年底全市收兑 108 万枚。铜钱 上海本地铸造有清咸丰四年(1854 年)小刀会所铸太平通宝一种。铜元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至 1935 年,上海流通的有光绪元宝铜元、大清铜币、民初铜元、轻质铜元等 4 类。1935 年,规定 1 元法币收兑 300 枚铜元。
三、纸币
银票、钱票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上海县衙告示,凡钱庄买卖豆、麦、花、布皆凭银票(亦称庄票)往来。咸丰九年(1859 年),上海钱庄业在《北华捷报》刊登启事,称上海各业银钱出入使用银票已有百余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江苏裕宁和裕苏两官钱局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发行制钱票,后又发行铜元票,宣统年间增发银元票。银行兑换券 19 世纪 60 年代起,英商麦加利银行等 15 家外国独资和中外合办银行在沪分行擅自在上海发行以中国货币为单位的纸币,以汇丰银行的纸币最具竞争实力。各种纸币风行市上,1919 年五四运动后衰退,1931 年末占上海市面纸币流通总额的 2%。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中国通商银行在国内率先发行钞票。其后在沪 20 余家中资银行获权发行。发行的除早期少量银两券外,多是银元券。1935 年实行币制改革前夕,在沪发钞有中央、中国、交通 3 家国家银行及中国通商等 8 家商业银行,发行额近 4 亿元,流通范围遍及江浙两省各城市。不兑现纸币 1935 年 11 月 4 日起,国民政府实行法币制,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 3 行所发纸币为法币,1936 年 1 月起中国农民银行钞票视同法币。1948 年 8 月 19 日,中央银行开始发行金圆券,法币废止。至 1949 年 5 月 27 日发行总额高达近 68 万亿元,在上海流通的占 53%。伪币 上海沦陷时期,日伪政权在上海发行“华兴券”和“中储券”两种。
四、人民币
1949 年 5 月 28 日,上海市军管会宣布金圆券为非法货币,暂准 6 月 5 日前在市场流通,以 10 万元折合人民币 1 元的比价收兑。7 天收兑金圆券 36 万亿元,占金圆券发行总量 53%。6 月 3 日,《华东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公布,规定外汇(包括外币)均须存入中国银行换成外汇存单,或售予中国银行,此外不得经营买卖或转让。到年底,全市收兑美钞 758 万元、港币 149 万元,吸收各种外汇、外币存款美钞 1242 万元、港币 572 万元、英镑 65 万镑。人民币始成为上海市场唯一合法的货币。1952~1958年,全市每年现金为净投放,1952 年 1.88 亿元,1958 年 1.16 亿元。1959~1992 年,现金长期净回笼,1959 年 0.81 亿元,1987 年 38.6 亿元,占全国全年货币净投放量 16.3%。1992 年 17.23 亿元。1993 年起,出现净投放,是年净投放 9.82 亿元,1995 年 85.14 亿元。是年,全市现金总量 180 亿元,其中集团单位库存 29.45 亿元、城乡居民手持 150.55 亿元,人均 739.22 元。
钱庄、票号、典当
一、钱庄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至嘉庆元年(1796 年),在上海县的钱庄有 106 家,聚集于县城内。咸丰三年(1853 年),钱庄业逐渐向北市(今南京东路、宁波路一带)发展。光绪二年(1876 年),北市 63 家、南市 42 家。宣统三年(1911 年),因“橡皮股票风潮”,100 家钱庄减至 51 家。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外资银行衰退,钱庄兴盛,1919 年增至 67 家。1931 年,《银行法》公布,钱庄纳入银行行业,1935 年废除钱业汇划制度,钱庄业务大为萎缩。到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减至 46 家。上海沦陷期间,钱庄增加,1945 年为 229 家。1948 年,减为 80 家。是年,金圆券崩溃,钱庄业务和实力大损,1949 年 5 月 23 日全市钱庄存款折合黄金 287 两。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登记有 77 家。此后停业倒闭 53 家。1952 年 12 月,所剩 24 家全部并入公私合营银行。
二、票号
清咸丰年间,因太平军战事影响,在苏州的山西票号资金移向上海,上海始有票号。至光绪元年(1875 年),有蔚丰厚等 24 家。建山西汇业公所。此后兴泰魁等 10 余家开办。票号以汇兑为主,同治九年(1870 年)至光绪十五年(1889 年)每年汇兑千万两银。三十二年,增至 30 多家,在全国有 400多家分号,在日、俄设立机构。光绪二十三年,票号业务因中国通商银行和其他银行、银号、钱庄经办,存解官款而大减。辛亥革命爆发后,因无法收回放款,客户竞相提款,大批倒闭。1914 年,名号日昇昌在沪分号停业,至 1933 年全市剩三晋源和大德通、大德恒 3 家。1935 年,三晋源歇业,1940 年大德通、大德恒改组为银号,票号结束。
三、典当
明清时期,上海地区典当分布广泛,规模大的称典铺,小的称质铺。清康熙中期,上海县有典质铺 89 家。乾嘉年间,上海、华亭等 8 县有 190 家。清咸丰三年(1853 年),小刀会起事,上海县城厢内外当铺纷迁北市租界金门路,形成典当街。光绪中期,上海典业公所成立。三十一年(1905 年),有典当 150 多家。20 世纪 20 年代,金价、衣价大跌,满期当物无人赎取,大典当纷歇,到 1931 年资本超 3 万元的剩 44 家。小典当兴旺,到 1937 年 7 月增至 600 余家。1937 年上海沦陷后,大批内地人涌入上海租界,当铺发展迅速,最多达 0.1 万家。1944 年,有 870 家,其中潮州帮 349 家、徽州帮 151家、本地帮 275 家。1950 年 8 月,剩 315 家,当本总额 380 万元,不及抗日战争前一家中型典当的资本额。9 月,核准营业 206 家,组成 18 个联营集团。1956 年,全市 145 家典当全行业公私合营。1957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统一管理,成为低息信贷机构,贷款利率降为 1 分 2 厘,以质押品收据代替当票。1966 年 10 月 12 日,停止贷款业务。1989 年,上海恒源当铺成立,1992~1993 年成立 7 家。1993 年,8 家当铺资本总额 1764.8 万元,质押贷款余额 5992.5 万元。当物一般按市价 50%~80%质押。
中资银行
一、清、民国时期中资银行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中国第一家中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三十一年,大清户部银行在上海开设分行。次年二、四月,四川浚川源银行上海分行、上海信成银行创建。三十三年,信义银行及浙江兴业银行先后在上海设立代理处和分行。三十四年,邮传部奏准开设交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创办。宣统三年(1911 年),上海有中资银行 11 家。1912 年,中国银行、江苏银行、中华商业储蓄银行在上海开办。1915~1921 年,开设 67 家银行,有上海商业储蓄、盐业、金城、大陆、中南等知名银行。1926 年,有 93 家银行。1927~1936 年,新开 79 家,停业 68 家。1935 年,全国 164 家中资银行,58 家总行设在上海。1927 年,中国、交通银行总行迁上海。1928 年 11 月,中央银行在上海成立。1935 年,创设中国农民银行和中央信托局,扩大1930 年设立的邮政储金汇业局规模,在上海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首由中国、交通、农民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组成的国家垄断资本金融体系,称“四行两局”。1936 年,全市有中资银行(包括国家银行)88 家,超过外资银行和钱庄的总和。总资力估算为 32.72 亿元,占全国金融业 47.8%。1937年上海沦陷后,国家银行总行撤退后方,大部分商业银行维持营业。1938 年 5 月、1941 年 1 月,南京伪维新政府、汪伪政府在上海成立华兴商业银行、伪中央储备银行(总行在南京)。1941~1944 年,全市新设银行 135 家。1945 年 8 月 15 日,全市有银行机构 201 家。抗日战争胜利后,124 家停闭,四行两局返沪。1945 年年底,有中资银行 83 家。1946 年后,四川等地银行 40 家分支机构在沪设立。1949年 5 月,银行增至 134 家。其中,四行两局一库(一库为中央合作金库)7 家、省市银行 5 家、其他官办银行 4 家、官商合办银行 5 家、私营银行 113 家。各时期,主要银行除四行两局外,有中国通商银行、户部(大清)银行上海分行、中央合作金库、南四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北五行(盐业、金城、中南、大陆、联合商业储蓄信托银行)、小四行(中国通商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货银行)、上海市银行等。
二、1949 年后中资银行
1949 年 5 月 30 日,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和上海分行成立。同时,上海市军管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金融处负责处理各类银行。接管四行两局一库,中、交两行先后于 6、11 月复业,分别改为外汇专业银行和监督公私合营企业财务的专业银行,不久两行总管理处迁北京。中央等银行停业清理。没收新华、中国实业、四明、中国通商等 4 家官商合办银行官股,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另有 115 家私营银行、80 家钱庄和 5 家信托公司。1949 年 8 月,《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行办法》公布,关闭部分银行、钱庄。1951 年年底,90%以上的私营银行和钱庄参加联营集团或公私合营。1952 年 12 月,全市 60 家合营和私营银行、钱庄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在全市各行业中最先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成立总管理处,次年总管理处迁北京。1953 年年底,全市银行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公私合营银行等上海分行 4 家。1954 年,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撤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设上海分行。以后几年中机构又有调整。中国银行对内成为人民银行的国外业务部。公私合营银行 1955 年起专门办理储蓄业务,对内成为人民银行的储蓄部。1958 年,建行上海分行改为市财政局基建财务处。交行和合营银行上海分行建制撤销。至此,上海一切银行业务,统由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一家承办。1963 年,建立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1966 年并入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1971 年,人民银行市分行与市财政局合并办公,1978 年 4 月分设。1979 年 6 月,恢复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1984年,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专事负责管理本区域内的金融事业。1985 年 1 月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成立。1986 年,重新组建交通银行,总管理处由北京迁回上海。1988 年后,各种商业银行和外省市银行在上海建分支机构。1993 年、1995 年,上海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上海城市合作银行建立。1995 年,全市有 13 家银行,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政策性银行 1 家、国有商业银行 4 家、全国性商业银行 3 家、区域性商业银行 4 家。
其他中资金融机构
一、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外汇交易中心
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19 世纪 80 年代初,一批企业集股筹资,并出现发售股票的机构。清光绪九年(1883 年),爆发金融风潮,股市基本停止。
20 世纪初,外商上海众业公所成立。1914 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有交易场所,分现期和定期买卖。1920 年 7 月、1921 年 5 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先后开业,盈利丰厚,群起效仿。至 1921 年 11 月,增至 112 家。是年冬因受“信交风潮”,年末剩 6 家,股票信誉下跌。1929 年、1933 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物品、证券部分先后归并于有关交易所、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1937 年八一三事变,华商证券交易所停业,1943 年7 月复业,1945 年 8 月 17 日又停业。1946 年 9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49 年 5 月初停业。
1990年 12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 年 12 月 19 日开业成立,是解放后全国第一家新成立的证券交易所。1995年,会员 553 家。会员证券营业网点超过 0.2 万个,遍布全国 500 多个城市。上市证券品种 260 种,股票市价总值 2525.66 亿元。投资人 680 万人。全年证券成交额 55153.84 亿元,日均 219.73 亿元。证券公司 清光绪八年(1882 年)九月,上海首家中资证券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经营股票交易,市价悬牌公布,自由买卖,次年股市停顿。20 世纪初,公平易、信通公司先后创办。1912 年,成立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会员 10 余家,经营证券 20 余种。
1942 年,有 127 家股票公司。1949 年春,证券行号 210 家,5 月初全部收歇。1984 年 11 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公开发行 1949 年 5 月后全国第一张股票。1985 年 1 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代理发行上海延中实业公司股票,并于次年 9 月设立全国第一个有价证券交易柜台,办理股票转让买卖业务。1988 年,全市有 8
个柜台和 2 个代理点,在全国最早形成国内场外交易中心证券柜台交易。是年 5 月,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上海申银证券公司设立。1995 年,上海有证券机构 49 家,专业证券公司 6 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1994 年 4 月建立,总部设上海,在北京等 20 个城市设有分中心。会员 366 家。经办人民币对美元、港币和日元 3 个品种的即期交易。1994 年 4 月~1995 年,成交折合美元 1062.9 亿元,日均 2.41 亿元。
二、保险公司
清同治四年(1865 年),广东华商德盛号在上海创设第一家中资保险机构义和公司保险行,国内发行的保单首次出现中文条款。宣统三年(1911 年),有保险公司 37 家,并有华商火险公会创立。经营困难,到 1914 年剩仁济和等几家。1912~1925 年,又有 37 家开业,数年后大部分停业。1926 年后,中资银行业投资设立保险公司,资金雄厚,获得发展。至 1937 年 7 月,增至 30 余家,资本 2529 万元,占全国 66.4%。1937 年上海沦陷后,8 家国营、38 家民营保险公司迁重庆等西南地区。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银行、钱庄等竞相投资保险业,1943 年 9 月保险公司增至 97 家。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界又竞相开设,1948 年有 178 家。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官僚资本保险机构。6 月,规定产物保险公司必须向政府缴付保证金。126 家公司有一半关闭。7 月,太平等 47 家私营公司合组民联保险交换处,次年和 9 家公司组成新民联。1949 年 10 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华东区公司上海营业部成立。1951 年,太平等 12 家公私保险公司组建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1956 年,新丰保险公司并入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总管理处迁北京,上海保险市场始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独家经营。1991 年 4 月,交通银行在上海建立解放后第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1995 年,在沪有 5 家保险公司。
三、信用合作社
上海农村信用合作社 1951 年 10 月,龙华区和平一村等试办信用互助组,1952 年全市增至 181 个组。1954 年年初,大场区南乡试办乡信用合作社,次年全郊区实现乡乡有社,有社 116 个。1995 年,全市有 209 个社和 18 个县(区)联社,存、贷款余额 183.4 亿、145.3 亿元。上海城市信用合作社 1986 年 12 月,上海川南城市信用合作社和上海豫园城市信用合作社成立。1991 年,成立上海市城市信用合作社联社。1995 年,全市 99 家社联建上海城市合作银行,各社改为支行,存、贷款余额 206.2 亿、78.3 亿元。
四、金融服务机构
银炉 清道光十八年(1838 年),南市海关道衙门设有官炉熔炼海关通元宝。咸丰六年(1856 年),在北市设银炉铸夷场新元宝。1920 年,上海银炉公所成立,会员 24 家。银炉多受钱庄或银行委托,将大条银、外来元宝及小洋改铸为上海宝银在市面流通。
1933 年,废两改元,28 家银炉全部停业。造币厂 1921 年,北洋政府筹建,未竣工,1931 年国民政府接办,改中央造币厂,主要铸造孙中山头像银元。1954 年,改国营六一四厂(上海造币厂),铸造流通硬币。1979 年,开始生产金、银纪念币(章)。
中央印制厂 1945 年春,中央信托局印制处所属重庆印刷厂改组而成,中国第一家大型自印银行钞票企业。抗日战争胜利后,总部迁沪,辖有重庆、上海、北平和台北等 4 厂。1946 年、1947 年,撤销重庆厂,停办北平厂。上海厂负责承印法币和后之金圆券。上海解放后,改上海人民印刷厂,再改国营五四二厂,承印人民币和国家债券。
外资港资侨资银行、其他外资金融机构
一、晚清、民国时期外资港资侨资银行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上海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商丽如银行成立。到 1949 年,英、法、德、俄、日、美、比、荷、意、挪 10 国 61 家银行(包括中外合资银行)在上海设立过机构。清道光二十七年至同治四年(1865 年),11 家银行在沪设立机构,有英商丽如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等 10 家英资银行和法资法兰西银行。英资银行大多是因中国出口茶叶、生丝,进口鸦片,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形成中、印、英三角结算关系而设立。
同治五年,受伦敦金融风潮影响,6 家英资银行停业。同治四年开业的汇丰银行少受影响,发展快速,形成在沪外资银行中的优势地位,上海外汇市场交易市价也以其挂牌为准,发行货币占英资银行 51%,承贷 70%清廷对外借款。光绪十六年(1890 年)至 1926 年,开设38 家银行,知名的德国德华、日本横滨正金、俄国华俄道胜、法国东方汇理和美国花旗银行,加上英国汇丰,六强竞争。除经营存款、放款、票据贴现、国际汇兑等一般金融业务外,外资银行还对清廷额政治性贷款。并先后组成四国、六国和五国银行团,对清廷和北洋政府办理 4 次大借款,合计借款金额折合中国货币白银 5.57 亿两。借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担保,中国关、盐两大税收的存储保管因此由外资银行经办。同时,组成国际银行家委员会,监督中国海关岁入的保管和分配。
1927 年后,中资银行形成以“四行两局”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特权受限制。1929 年后,汇丰银行把中国关税新增部分的收入交由中央银行收管。1935 年,法币改革,发行权集中于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行,外汇汇率由中央银行挂牌,外资银行特权更为缩小。到 1936 年,开设外资银行 9 家,停业 7 家。
1937 年上海沦陷后,日军强迫汇丰银行将上海关税保管权交横滨正金银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资银行接管清理英、美、荷、比 4 国的 15 家银行,尚存日资 6 家银行和德、意、法 3 国 4 家银行。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德两国银行分别由“四行两局”及市银行接收。此后,受由美国对华庞大“援助”而发生的金融业务刺激,美资银行发展迅速,资产比战前扩充 1.5 倍以上。上海解放前夕,设美国商业银行(即美洲银行)。
1949 年 5 月 27 日,在沪银行 15 家。各时期,主要银行有英国丽如、汇丰,美国花旗,法国法兰西、东方汇理,日本横滨正金、台湾、住友、三菱、三井、上海、朝鲜、中华汇业、大东和汉口,德国德意志,俄国华俄道胜、莫斯科国民,意大利义丰,比利时华比,法国、比利时合办义品放款,荷兰银行等,港资、侨资东亚和华侨银行。
二、1949 年后外资港资侨资银行
1949 年 5 月,上海尚有汇丰、麦加利、有利、沙逊、花旗、大通、友邦、运通、美国商业、东方汇理、中法工商、荷兰、安达、莫斯科国民、华比 15 家外资银行上海分支机构及东亚、华侨、中兴 3家港资、侨资银行分行。1950 年,侨资集友银行开办。是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英、法、荷、比等国银行在沪分支机构在美国宣布对华禁运和冻结资金后,申请停业。剩英资汇丰、麦加利和港资侨资东亚、华侨分行 4 行继续营业,业务、员工大减,外籍人员全部撤离。1985 年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4 家银行开展正常业务,从境外委派经理到上海主持工作,到 80 年代末经办的出口结算业务量占上海同业 25%以上。1982 年 12 月,日本兴业银行、东京银行在上海设代表处开办。
1983 年,日本三和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1984 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和美国美洲银行,1985 年花旗银行在沪设代表处,1991 年均升为分行。至年底,有 12 家外资银行上海分行,外汇资产总额 3.82 亿美元,外汇存、贷款余额 0.39 亿、0.98 亿美元。1993 年 7 月,花旗银行中国区总部从香港迁至上海,负责管理在中国境内的业务。1992 年 10 月,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上海巴黎国际银行成立。1995 年,外资银行分行 29 家、港资侨资银行各 1 家、中外合资银行 1 家,规模居世界银行第一至六位的银行均在上海设有分行。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占全国 27%。外汇资产总额 86 亿美元,外汇存、贷款余额 12.1 亿、57亿美元,占全国外资银行 45%、40%、45%。绝大多数银行有账面盈利。
三、外资保险公司
清咸丰七年(1857 年),英资谏当保安行在上海开设分公司。同治元年(1862 年),美资扬子保险公司创办。九年,日资中日水险公司创办。光绪十年(1884 年),上海第一家外资人寿保险公司公平人寿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 1914 年上海有近 10 家人寿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组织保险同业公会,议定保险业务规章、条款、费率和折扣比例,垄断中国保险业务,1919 年五四运动后始与中资同业公会划一保价。1937 年,有 155 家保险公司,其中英资 75 家、美资 22 家、日资 16 家、德资 11 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保险公司停业,近 10 家日资公司联合投资成立东亚保险公司,1945 年日资公司 23 家,抗日战争胜利后全部停业。1949 年 5 月,有外资保险公司 63 家,其中英资 39 家、美资16 家。解放后,全部关闭。1992 年 9 月,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开设上海分公司。1993 年,日本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开设上海代表处。1995 年,两分公司总资产 4.9 亿元,保费收入 4.5 亿元。
金融业务
一、存款
抗日战争胜利后,始有在上海的金融机构完整的存款余额统计数据。1946 年 8 月,除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行外,存款余额 1497.8 亿元。其中,中资银行存款余额占 74.51%、外资银行占 10.1%、钱庄占 13.55%、信托公司占 1.84%。1949 年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人民币 1800 万元,1952 年9.4 亿元,1995 年 3783.5 亿元。1949~1995 年,多数年份存款余额少于贷款余额, 1993 年起反之,存、贷款比率 1990 年 100 129.3,1995年为 100 74.6。工商存款 1949 年年底存款余额 700 万元,1995 年 1791.6 亿元。
财政性存款 民国建立后,国库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代理,1928 年起集中于中央银行。1930 年起,上海市财政金库由上海市银行代理。1950 年 3 月,设国家金库上海分库,由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代理。1986 年 1 月,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设立国库处,办理国库和市分库的业务。1950 年,财政性存款余额 1.09 亿元,1995 年 142.28 亿元。
储蓄存款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信成银行在国内第一家开办银行储蓄,规定凡满 1 元即可起存生息。1930 年、1935 年,交通和中国银行先后设立储蓄部。1936 年,中央储蓄会成立。1933 年,上海有 98 家办理储蓄业务, 1936 年储蓄额约占全国一半,达法币 3.5 亿元。1949 年 10 月 1 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设立合作储蓄部,办理储蓄业务。1985 年 1 月 1 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分别接办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城镇、农村储蓄业务。1986 年,实行各银行储蓄业务交叉办理。1952 年,储蓄存款余额 2.27 亿元。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9 月开办无息存款。“红卫兵”抄查部分人员私人储蓄存款, 1968 年 2 月冻结所谓“四类分子”在银行的储蓄存款,两项相加共 4 亿余元,占全市储蓄存款总额 38%,1976 年后发还被查抄财物和解冻储蓄存款共 7.8 亿元。1995 年,存款余额 1395.57 亿元。1952 年,上海储蓄余额占全国 26.4%, 1995 年 4.7%。
二、贷款
上海金融业的贷款业务始自钱庄,后又有票号。1928 年,中央、中国、交通三行贷款余额 5.23 亿元。1936 年,6.50 亿元,对工矿企业贷款占 21.7%。1950 年,贷款余额 892.1 万元,1995 年 2822.71亿元,其中工商贷款占 50.24%、农业占 0.64%、外贸 6.76%、固定资产 13.29%。
三、外汇业务
上海开埠后,外汇业务由外资银行垄断。1915 年,中资银行始办外汇业务。是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试办国外汇兑,后有中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至 1920 年增至浙江实业银行等 10 余家。主要经办华侨汇款和进出口押汇业务。解放后,国家对外汇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1954 年后,除 4 家侨资、外资银行办理少量出口结算和国际汇兑业务外,外汇业务全部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办理。1986年,工商、建设、农业等行上海市分行始有经营。1995 年,经营机构增至 31 家、网点 316 个。1992年 8 月,由 25 家中外资银行参加的外汇同城票据清算中心在上海成立。
外汇存款 1956 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始经营。1984 年 7 月、1985 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先后增设境内居民外币存款和外币存款自由支取外币业务。1995 年,全市中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94.11 亿美元,储蓄存款余额 39.24 亿美元。外汇贷款 1973 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始经营。1976 年,中资金融机构余额 469 万美元,1995 年61.35 亿美元。非贸易外汇结算 旅游外汇。1978 年 0.83 亿美元,1995 年 11 亿美元。侨汇。一直是解放后非贸易收入中的主要来源。1950~1952 年、1976~1986 年,年均分别在 1500万、2000 万美元以上,1995 年 1.6 亿美元。外币兑换。
解放初,政府动员私人将外汇兑售给国家。1958 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设外币信托服务部。1995 年,全市兑换 2.6 亿美元,兑换币种 19 种。外汇买卖 1987 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营,1993 年 12 月,首家在上海开办个人外汇买卖业务。1995 年,有 8 家金融机构办理。
四、保险业务
财产保险 清同治四年(1865 年),中资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经营火险、水险。光绪二、十二年(1876年、1886 年),仁和、济和等保险公司承保国内各口岸货运险和船舶险,兼保陆上港口仓储货物设备、房屋等火险,经营区域发展到新加坡、小吕宋等地。三十三年,发展汽车、兵盗等险。1949 年 6 月,中国产物保险公司恢复财产保险业务。1950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先后办理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和县以上合作社强制保险。1952 年,外资保险公司停业。
1958 年 10 月,全国停办全部国内保险业务,上海除停办农村保险业务外继续办理,至 1966 年保险费收入 1.71 亿元,1967 年 7 月停办,1980 年 1 月恢复。1995 年,实施保险 117 项,保险费收入 29.5 亿元。人身保险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 年),上海 2 家外资保险公司开办寿险业务,投保者大多为外国人和侨商。宣统元年(1909 年),外资保险公司开办华人投保。1912 年,中资华安合群保寿公司经办人身保险。1929 年 10 月,国民政府规定外商不得经营人寿保险。1947 年 9 月起,全行业停办简易人寿保险。1950 年、1951 年,中国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先后办理意外伤害和职工团体人身保险,1966 年全部停办,1982 年 4 月在国内率先恢复。1995 年,保险收入 21 亿元,1388.6 万人次投保,人均 161.5元。
金融市场
一、同业拆借市场
钱庄业拆借市场 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起,《申报》开始刊登拆息行市。光绪九年(1883 年)、十五年先后设南市公所和北市会馆,1923 年两市合并。在拆借市场拆进拆出的款项称为拆票,拆款利率为拆息。20 世纪 30 年代初,钱业汇划总会每日收付公单金额达二三千万两。钱庄拆借市场的交易,也是上海中资银钱业的全部交易,挂牌的拆息行市,是上海金融市场的标准行市。1932 年 10 月,上海钱庄业成立钱业联合准备库,库金 5000 万元。1946 年 9 月,与银行业合组联合准备会,钱业联合准备库结束。
银行业拆借市场 1920 年 10 月 8 日,上海银行公会组织行市委员会,悬牌公告行市,不久停止。1932 年 3 月,成立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办理同业间的拆放事宜。1936 年,年终决算拆放总额为 5667 万元。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行组织联合贴放会,专办同业抵押放款及商业票据贴现,1938 年贴放款总额 8900 万元,其中在上海贴放者约 1600 余万元。至此,上海金融市场有钱业公会拆息、银行业联合准备会拆息及贴现率和四行贴放会拆息及贴现率 3 种不同的拆款利率。银钱业统一拆借市场 1946 年 9 月,银行、钱庄两同业公会合并成立上海银钱业联合准备会。
1947年,拆放 2236 亿元。此后黑市利率高出联准会拆息,交易大多在场外进行,1949 年 5 月初结束。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1952 年 12 月,银行同业拆借停止。1986 年,成立上海第一个有形的短期资金市场,1987 年易名为上海资金市场。1995 年,拆借 1984.68 亿元,占全市拆借总额 568%,其中92.45%拆往外地。其间,上海各银行和金融机构普遍开办同业拆借业务。
二、票据贴现市场
20 世纪初,上海钱业各种期票之贴现为营业项目之一,1923 年起增“货物押汇”业务。20 世纪初,户部银行、交通银行始办银行贴现,1927 年扩至交通等 6 行。1936 年 3 月,全国首家票承兑贴现机构上海银行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银行票据承兑所成立,1941 年停业。1937 年,中央、中国、交通、农民 4 行在上海组织联合贴现委员会,共同办理同业贴现业务,至 1939 年,贴放余额不过 2000 万元,1947年 11 月停止贴放。1955 年,中国人民银行停止票据贴现。1981 年,上海市分行营业部和徐汇区办事处试点贴现,1986 年扩至全市各银行。1995 年,贴现 423.3 亿元、再贴现 152.7 亿元。
三、证券市场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起,股份制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上海遂有银行股票交易。同治四年(1865 年),汇丰银行在上海、香港同时集资发行股票。外资企业公和祥码头、耶松船厂等股票上市交易。光绪十七年(1891 年),外商证券掮客组成上海股份公所,交易外资企业股票。三十年,上海众业公所成立,以经营外商股票和橡皮企业股票为主。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股份制华资企业增多,轮船招商局等重要企业均有股票上市交易。清光绪十四年,开平煤矿第一次发放股息。宣统元年(1909 年),发生“橡皮股票风潮”,上海股市冷落。1914 年,成立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有交易场所、固定交易时间。是年,有股份公司企业 992 家。1920 年、1921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办现货和期货交易。1921 年,有证券交易所 112 家。1921 年冬,因“信交风潮”,大批倒闭,剩 6 家。股票急剧下跌,交易冷落,证券市场主要交易北洋政府公债。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上海发行公债,至 1931 年发行 15 种共计 10.58 亿元。1934年,市场交易 47.7 亿元,约占有价证券交易总额 98%。1937 年上海沦陷后,大量游资流至上海,持资者为保币值购买外商股票。众业公所上市外商企业证券 150~160 种。1939 年欧战爆发后,大量资金流回上海,购外资企业股票,外股交易量迅速增加。1939 年,每周成交 300 万~400 万股,1940 年后有的股票超过面额数十倍。1940 年 1 月 8 日,众业公所成交 132.2 万股,创历史最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汪伪政权禁止外股买卖,众业公所停业。是年,汪伪“中储券”发行,促使大量游资投向中资企业股票。1943 年 11 月 8 日,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开拍,股票 108 种,到年底股票市价上涨一倍。1944 年第四季度,通货膨胀,持股票者抛售股票,股市又趋冷落。抗日战争胜利后,华商证券交易所停业。1946年 9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经营现货交易,营业清淡。1947 年 3 月,国民政府禁止黄金及外币买卖,大量游资涌入证券市场,股票买卖旺盛,交易量大增。1947 年年底,上市股票增至 32 种,股额 295.34亿股。1948 年 8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11 日吸引游资达法币 30 余亿元,持股者百万人,证券业者20 余万人。1949 年 5 月初,股票市场停止。
1984 年 11 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公开发行 1949 年 5 月后全国第一张股票。1990 年 12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上市公司 8 家,以债券交易为主。1995 年,上市证券 260 种,成交额 55154.47 亿元。开始境外交易。上海证券市场有 A 种、B 种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并在境外发行证券。A 种股票市场 发行市场。1984 年,上海 A 种股票总发行额 50 万元。1987 年,国营企业开始发行股票,发行金额 7.86 亿元。1995 年,上市公司 188 家,新上市股票面值 75.97 亿元,上市面值总额 463.6亿元。
交易市场。1984 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后,持股人自发转让股票,为 1949 年 5月后全国首次股票转让。至 1986 年 1.15 万股、金额 57.5 万元。1986 年 9 月 26 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接受委托,办理由其代理发行的延中实业和飞乐音响两家公司的股票代购、代销业务。股票转让价格规定为票面金额加股票成交时预测的股息和红利。
1988 年,全国第一个股价指数静安平均股价指数开始公布,指数以 1987 年 11 月 2 日为基数,1991 年年底为 1787.84 点。1991年,上海股票市场以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0 年 12 月 19 日成立日作为基数,开始使用上证指数。1992 年5 月 20 日,股票交易实现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是年,上证指数最高为 1536 点,最低为 393.52点。1995 年,上市股票 184 只,股本面额 463.6 亿元,市价 2433.71 亿元。交易额 3042.63 亿元。股市注册开户 680 万户。
B 种股票市场 发行市场。1992 年 2 月 21 日,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B 种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额 1 亿元,每股面值 100 元,发行价 420 元。1995 年,上市公司 36 个,累计发行30.72 亿股,上市面值 34.65 亿元,募集资金 16.34 亿美元,市价 91.95 亿元。交易市场。1992 年,交易 14.46 亿元,1995 年 60.85 亿元。
债券市场 发行市场。1981 年,上海开始发行国库券,规定不可转让,以行政摊派销售。1984~1989 年有 877 户企业发行内部债券 2.88 亿元。1985 年,工商、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分别发行可转让金融债券 1500 万元和 4000 万元,上海开始出现债券市场,到 1991 年累计发行金融债券 21.5 亿元。1987年,首发企业债券 30 万吨乙烯企业债券 1.4 亿元,到 1990 年年底全市有 50 多家新企业发行 15 亿元短期融资券。1988 年,全市金融机构发行国库券 3000 多万元,1991 年销售 20 亿元。
是年开始,国债公开发行,1991 年、1992 年年初上海证券市场以销售国债为主。1992 年,发行国债 38.77 亿元、金融债券 1.6 亿元、企业债券 15.58 亿元。1994 年,国债发行实行国债一级自营商销售,1995 年国债发行首次实行竞标发行,发行额 230.34 亿元。交易市场。1986 年 9 月,上海开始出现柜台交易的债券市场,至年底交易 22 万元。1995 年,成交国债 5.16 万亿元,占证券交易额 93.61%。
回购市场。1993 年 12 月 13 日起,上海证交所经办回购业务,1995 年回购 1171.6 亿元。基金市场 1992 年 11 月,国内第一家公司型封闭式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设立,1993 年8 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1994 年 3 月,有 3 家广东基金和 8 家沈阳基金,与上海证交所联网交易。境外发行证券 1986 年开始,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东京、伦敦、新加坡发行 5 次日元、美元等
债券。在香港合资组建沪光基金,首期募集资金总额 9600 万美元,1993 年 11 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外汇市场
上海开埠初,国际汇兑多由在沪的大洋行经办。19 世纪 70 年代,上海外汇市场由外资银行主宰。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上海成为全国国际汇兑市场中心,和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地市场相连,外汇市场汇率以每日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挂牌为准,为中国实际有效汇价。中资银行经营国际汇兑以中国银行为主,并于 1928 年成为国际汇兑专业银行,在伦敦、大阪、纽约等地设分行。19 世纪开办汇兑业务初,经纪人介入外汇业务,20 世纪初成立汇兑经纪人公会,1916 年改为上海国外汇兑银行公会。国际汇兑业务客户主要为进出口贸易商行,1937 年八一三事变前全市有 800 多家,洋商、华商分别占 80%和 20%。
1938 年 3 月 14 日,国民政府宣布对外汇实行管制,发生外汇黑市,外汇市价大幅度下降。1939年 3 月,中英双方设立中英平衡基金委员会,公开在市场上无限制买卖外汇,外汇大量流失,大部分为日伪套取,用以购买棉花等军需品,贸易入超额大增。1941 年 8 月,成立第二次中美、中英平衡基金委员会,规定英汇、美汇牌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沪英、美银行被日接管,外股及外汇市场相继停顿。1942 年 7 月,日军禁止在上海市场买卖外汇,外币公开交易停止。1946 年 3 月 4 日,上海外汇市场开放。
3 月 4 日~11 月 17 日,中央银行和指定银行售出外汇美元 4.55 亿元,消耗中央银行大部分外汇储备。1947 年 2 月 17 日,提高美汇牌价为 1.2 万元。8 月 15 日,中央银行定美汇 1.2 万元为官价外汇,另定 3.9 万元为平衡会基准价,作为外汇市价,和进出口货结汇汇价。1948 年 6 月底,美汇基准价调高至 47.4 万元。8 月 21 日,中央银行公布金圆券对外汇率,金圆券 4 元合美元 1 元,12 元合英金 1镑,0.75 元合港币 1 元。不久限价失败,美钞黑市重新盛行。11 月 1 日,国民政府放弃对汇率的限制,并准许居民仍可持有外币。22 日,中央银行宣布实行外汇移转证制度,次日恢复外汇交易,上海形成无形的外汇移转证交易市场。1949 年 4 月,官市汇率 1 美元兑 20.5 万元金圆券,黑市汇率高至 81.39万元。
5 月 27 日上海解放,移转证交易市场结束。1949 年 5 月~1979 年,上海无外汇市场。1985 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信托部试办国内企业间留成外汇额度调剂业务,调剂价格为 1 美元外汇留成额度合 1元人民币。1986 年 11 月 6 日,开办外商投资企业间的现汇调剂业务,1 美元现汇的调剂价格为官方汇价加 1 元人民币。1988 年初,上海国内企业间的留成外汇额度调剂与外商投资企业间的现汇调剂可相互交叉买卖,放开外汇调剂价格。9 月,上海外汇调剂中心开业,为中国第一家公开的外汇调剂市场。
1994 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
黄金、白银市场
黄金(标金)市场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上海金业公所成立,入会金号 30 余家。1921 年,改为上海金业交易所,上海始有集中交易的金业交易场所,并于 1934 年成为上海唯一的金市场。参加标金交易有中外资银行、钱庄、银楼、证券商和进出口商等。规定买卖的金货有国内矿金、各国金块及金币、标金、赤金 4 种。平时交易以标金为主,上海黄金市场因此称为标金市场。标金分上海、天津、北京 3 种,以上海为主,有小条、大条两种,成色均为 0.978,漕平分别重 10 两、70 两。可输往国外。
上海标金市场为全国金市场中心,20~30 年代每年成交 3000 万~4000 万条,高至 5000 万条。1926 年,成交 6232 万条,折半计算,成交实额 3116 万条,超过法国、印度和日本。1935 年 11 月,国民政府放弃银本位,实行汇兑本位,黄金价不再直接影响物价汇价,上海标金市场成交额大减,1937 年 7 月减至 0.37 万条。
1937 年上海沦陷后,上海金业交易所停业。不久发生黑市交易,至 1938 年春形成黄金黑市市场。1940 年下半年,伪中国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期货交易为主,每天成交从最初 0.1 万条增至 2 万条。1946 年 3 月,国民政府开放外汇市场,同时在上海抛售黄金。上海金业公会和上海银楼业公会为中央银行抛售黄金的市场代理人。1946 年 3 月 8 日~1947 年 2 月 8 日,抛售 33.3 万余条。1947年 1 月后,黄金市价每天波动数次,中央银行抛售 60%库存,2 月 15 日停售。次日,国民政府禁止黄金买卖,由中央银行挂牌收购。1948 年 8 月 19 日,发行金圆券,规定黄金兑金圆券,至 10 月 31 日上海收兑黄金 110.25 万两。1948 年 11 月,政府公开出售黄金,市场黄金市价高于官价数倍。1949 年 2月,开放黄金自由买卖。4 月 26 日,上海金业公会的黄金市场停顿。
1949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规定,金银的收兑与出售统由国家银行经营,上海黄金市场消失。白银(大条银)市场 19 世纪 60 年代,上海对外贸易占全国进出口总值一半以上,出口多于进口,外商用现金补差,向上海输入条银和银元。以后贸易入超,仍大量进口和出口现银。19 世纪下半叶,上海外资银行以生金银交易作为经常业务,用运送金块银条平衡买卖远期汇票互相抵算,直接和伦敦 4大金银号经纪人联系。上海汇丰银行隔日挂牌公布伦敦现银市价,决定当日上海对英镑汇价。上海所需现银,大多为伦敦输入的大条银,上海称为红毛条,条重约 980~1100 盎司,成色多为 0.998。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从纽约输入的大条银超过伦敦,并称为金山条,标准成色 0.999。1922~1925 年,美、英输入银分别占 67.3%和 25%。1919~1931 年,由美、英、日、印度等各原产国运至上海的大条银约84.2 万条,其中由上海银炉熔铸成本埠通行宝银占 19%、转运国内重要商埠占 56%、重行运出国外占5%。1928 年起,纽约、伦敦银价连续 4 年下跌,中国对英美汇价暴缩,购买外汇支付货款的商人直接从国外购银输入中国,白银大量流入,1929~1932 年上海存银增加 1.5 倍。不久,国际银价暴涨,中国对英美汇价亦大幅上涨,经营者在上海售出外汇,同时向国外输出现银。1934 年 7~10 月,上海输出白银超过 2 亿元。1935 年 11 月 3 日,国民政府宣布停止银本位,发行纸币,白银收归国有,上海的大条银市场消失。
请你关注作者、点赞 、转发、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