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省、市、区三级浙商回归重点项目——台州花木城正式开业。位于峰江街道的台州花木城,是由路桥花木城实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回乡投资开发的项目,也是峰江乡贤回馈家乡的一个大“礼包”。
自2017年10月成立乡贤联谊会后,峰江街道整合124名乡贤力量,以“我的村庄我的梦”活动为载体,积极吸引乡贤回归,同心共助“绿美峰江”建设。
(台州花木城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乡贤+项目,反哺经济发展
致富先引“凤”。近年来,峰江街道根据已建立的乡贤乡村经济振兴等小组,坚持“召回一个乡贤、投资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乡亲”,做实做活乡贤助力发展这篇文章。峰江街道乡贤联谊会会长周万春便是这致富的“领头羊”,他抓住固废拆解场所整治机遇,建设2000亩的台州花木城,直接受益周边农户5000多人。
“以前担心拆解业整治后,我们会失去工作。现在不仅收入增加了,环境也变好了。”在台州花木城打造的七彩花田里,家住附近的苏菊芳每天在大棚里栽种花苗,就有150-170元的收入。在周万春的带动下,39家苗木企业打造了9000亩花木基地、产值超3亿元的苗木生态产业,开启了“绿富峰江”的追梦之旅。
除了台州花木城,路桥香港青年产业园也是乡贤助力发展的又一丰硕果实。2018年10月底,由香港路桥同乡会创设的“香港青年产业园”成功揭牌。该项目总投资7亿多元,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以打造智能工业示范园为目标,将建高规格工业厂房、公寓楼和商场等,为入园及周边企业提供配套商业服务。
在号召乡贤回乡投资的同时,峰江街道还深入践行“妈妈式”服务,进一步主动、精准服务项目,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从台州花木城到椒江江滨路的917路公交线路开通,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它不仅让峰江街道辖区群众出行更便捷,还有力带动了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
乡贤+协商,助力基层治理
2018年,峰江街道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如何让两个村“喜结联姻”成了一道难题。“峰江在外的乡贤,既有大学教授、企业家,也有体制内的领导干部。他们往往比一般的村干部理解得更深更透,而且可以避免本位思维。”峰江街道组织委员蔡晨曦说。循着这个思路,峰江街道搭建了民主协商平台,邀请乡贤积极参与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原来的钟家、下洪洋合并成钟洋村,实现了三资完全融合的新村;原来的蒋僧桥村和孙家村合并成蒋僧桥村,保留了蒋僧桥村的历史文化……
2018年以来,峰江街道还充分发挥“乡贤+网格”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的重要作用,在将63个网格细化为343个微网格的基础上,优选出11名德高望重、事业有成的精英进入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35名进入村协商议事会,3名担任乡村治理顾问。同时,针对信访问题,峰江街道还多次专门召开协调会,邀请村干部、老干部、乡贤、人大代表等参与信访问题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借助乡贤们的威望和话语权,峰江街道还积极引导和组织乡贤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现代乡村治理新体系的构建,打造了一批善治示范村居。
(乡贤为疫情防控捐献物资)
乡贤+公益,引领优良传统
除了当基层治理的“热心人”,峰江街道的乡贤们还是家乡“五水共治”的热心人。2017年,原山后许泾被列入“精品河道”打造,但缺乏工程启动资金。山后许居乡贤方安空捐赠了100万元用于河道治理。
作为钟洋村的乡贤和黑龙江省浙江商会的常务副会长,20多年来,陈建勇一直致力于扶弱助残。每次回村,他都去了解村中贫困户的近况,给儿童福利院送物资。除了陈建勇,担任武汉市台州商会副会长的狄志才也是峰江街道筻李王村的骄傲。每到年底,村里开展慰问弱势群体、资助困难户时,他总是最热情的那个。
在峰江街道,还有许许多多功成身就后依旧关心、帮助家乡弱势群体的乡贤们。2019年,峰江街道成立了乡贤慈善基金,成为全市首个镇(街道)千万级基金,用于困难帮扶、节日慰问、优秀学子奖励等,让优良乡风不断传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峰江街道乡贤捐款50多万元,并筹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共同筑起峰江街道坚实的疫情防控网。
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峰江街道通过乡贤引领、群贤助力、齐聚贤力、尊贤重贤等活动,有效调动乡贤引领乡风文明、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乡贤成为“绿美峰江”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