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9月9日电
题:庙前村新事
新华社记者王菲
接连几场雨,带来了几丝秋天的清凉,驱散了淮北平原的暑热。在国家级制种大县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的五沟镇庙前村,万亩良田郁郁葱葱,正在孕育着新的收获。
虽说现在不种地了,但70岁的庙前村村民周维金还是喜欢吃完饭后,去地里溜达一圈。瞅瞅连片的万亩高标准农田,看看田里能自动喷灌的新设备,周维金感到新奇又喜欢。
全村5900多人、人均耕地约2亩、青壮年几乎都在外打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一度困扰着这个以种粮为主的皖北乡村。
以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契机,淮北市以濉溪县的庙前村为试点,探索推行“一村一块田”,努力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随着这一模式的探索,庙前村新鲜事接踵而至,让种了大半辈子庄稼的周维金对未来充满期待。
第一桩新事: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
走进庙前村,记者看到,新修的排水沟渠开阔通畅,田间还配备了小型气象站和土壤墒情仪。
“我们征求村民意见,在原有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基础上,结合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庙前村党总支书记张锋说,通过复垦废弃坑塘,全村耕地面积增加了747亩。
如今,庙前村的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通过机械强农、科技赋能,转变粗放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
种粮大户汤义在察看秋粮长势。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第二桩新事:耕地成了“香饽饽”,“新农人”种粮热情高涨。
“看这玉米和大豆的长势,再有个把月就可以收啦!”种粮大户汤义钻进青纱帐,随手掰下一根玉米棒,去掉外皮,一排排饱满的玉米粒已露出淡淡的金黄色。
“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技术,亩均节本增效300元以上。”汤义算了一笔账:去年他在庙前村流转了900亩地,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扣掉成本,一季纯收入60多万元。
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濉溪技术服务中心内,技术人员正在传授秋粮作物后期管理技术。明亮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从各村赶来的种粮大户,不少人边听边记,不时举起手机拍下技术要点。
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仓储……在庙前村,从产前到产中、产后的全程“保姆式”农事服务,加快助力“新农人”多种粮、种好粮。
无人机在高标准农田里工作。(采访对象供图)
第三桩新事:科技助力,种粮不再“靠天收”。
种子还没下地,销售订单已经签好;打开手机通过“云上巡田”,就知道庄稼缺水还是缺肥;扫一扫二维码,城里人可以查到自己吃的粮食长在庙前村的哪块地……现代农业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我们与中粮粮谷、益海嘉里等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种粮大户组成产业联合体,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打通农业全产业链。”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濉溪区域中心经理周海庭说,“依托濉溪县国家级制种大县优势,我们坚持良田粮用,发展智慧农业,打造优质粮食供应基地。”
庙前村的小型农田气象站。(采访对象供图)
濉溪县五沟镇党委书记王培刚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将农业托管服务与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结合起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
如今,周维金将自家的12亩地以每年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身板硬朗的他还应聘了村里的公益岗位。“活不累,每个月有1000元的工资。”周维金说。
2021年,庙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6.5万元,成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明星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办麻油厂、发展稻虾养殖……庙前村的变化,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