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日志“金色耕读”屏南县熙岭乡“三变”改革实践队-凯风公益基金会

纵使是初夏时节,海拔830米的四坪村清晨仍然有些许寒冷。草木欣然,鸟虫苏苏,奔流的小溪带来山间的清新。实践队的队员们迎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2023年7月1日早,由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讲师、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张俊娜博士带领的“三变”改革实践队成员在屏南县乡村振兴研究院针对熙岭乡党委书记张宜世就“三变”改革提出的五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四坪村“三变”改革政策落地过程中如何对经合社成员身份和权益做出合理认定。第一,对于“生不增死不减”,我们如何改变这种机制?第二,如何限定新村民的入股比例?第三,集体经济中怎么处理老人问题?第四,资金与资源不对等问题如何解决?第五,资产管理章程如何制定?

张俊娜老师根据队员们的发言,结合“三变”改革理论及在四坪村的具体实践,分析了目前“三变”改革工作的优势难点,并表明自己对实践队的殷切希望:希望实践队能够克服困难、敢于思考,制定“任务书”,挖掘“闪光点”,为四坪的“三变”改革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研讨会现场

当天下午,张俊娜老师受四坪村党支部书记潘家如邀请前往其家中开展关于村经济合作组织成员身份认定的座谈。实践队员对于村内的实际情况向村支书进行询问并做好记录,接着就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在讨论中明确了四坪村改革方案关于成员身份认定的管理原则及部分条例的优化方向,为实践队后续的工作起到了理清思路、指明方向的作用。

张俊娜发言

在讨论的同时,张俊娜老师和潘家如书记也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围绕着“三变”改革、“1加N”的企业模式,提出了在四坪村实行积分制的设想。通过公益事业促进原本二元结构的新老村民形成情感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推进四坪村的社区建设,实现四坪村的融洽和谐发展。

当晚,北京凯风基金会一行与实践队在研究院进行了交流。张俊娜老师和实践队员都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籍贯和投身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初衷,又有着怎样的志趣所在,并针对过去的实践经历进行了分享。

凯风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甘东宇表示对同学们澎湃的实践热情深受感动,并表明此行来屏南的目的:希望真正了解“什么样的乡村振兴人才”是他们想要支持的。基金会的成员代表还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基金会的筛选流程和选人标准,表示只要是值得投入的人才,不论耗费再多也值得。代表和实践队就“如何选出真正的人才,什么是他们要支持的人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详尽地阐述了各自的观点,譬如“应当真正围绕学术能力来筛选,应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筛选,应尽量避免精致利己主义者混入。”等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潘家恩发言

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教授作最后总结,潘教授肯定了北京凯风基金会一行对屏南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同时对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三变”改革实践队的工作成果给予褒奖,并希望实践队成员始终保持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活力,继续深入耕耘。研讨会在愉快祥和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2020年11月,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统筹协调解决屏南县“三农”问题,强化相关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国内影响,屏南县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联合成立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

研究院由著名“三农”专家、当代乡村建设实践的发起者与学术带头人温铁军担任院长,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院长、教授潘家恩担任执行院长。研究院下设相关研究中心(所),特聘福建农林大学王松良教授担任生态农业与生态文明转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董筱丹副教授担任两山研究所所长,北京理工大学杨帅副教授担任数字乡村与空间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院以“立足屏南、面向全国、国际视野”为定位,希望通过多方努力,建设成为融试验指导、政策研究、教育培训、孵化创新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新型智库,为我国乡村振兴探索有效路径和创新思路。

撰稿:吕杭健

摄影:卢尚荣

编辑:卢尚荣

审核:张俊娜

欧大师隔热隔音门窗订制

欧大师断桥铝门窗代理

别墅门窗品牌最新排名

欧大师门窗加盟代理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