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政策思路未变 布控重点有所调整
信贷政策思路未变 布控重点有所调整 更新时间:2010-2-6 0:30:15 最近一段时间,新增信贷规模变动情况以及信贷政策动向受到市场格外关注。业内人士指出,总体上看,信贷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向。但从银监会要求加强对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管控等表态来看,银监会布控重点与政策执行力度今年将出现调整。
由于今年新增贷款的总量或将低于去年2万亿元,不少银行都在年初抢着放贷。1月初,新增信贷井喷就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随后,监管机构快速反应进行了窗口指导。总体来看,不少银行随后更加注重对信贷投放节奏的把握,尤其是在1月份下半月,主动调整了信贷投放计划。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与监管机构要求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商业银行的确意识到了保证资本充足水平和质量,切实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对于今年银监会要求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一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产能过剩行业信贷要控制的政策从未变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都不能贷款。比如说对宝钢这种钢铁行业龙头,以及有些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类型,仍然是可以提供贷款支持的。”
其实,银监会对于不同行业信贷投放“有保有压”的原则是一贯的。据记者了解,即便是在去年1季度信贷投放达到5万亿元的时候,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在反复强调“投急、投穷、不能投乱”,只不过在当时,这种严控风险的呼声没有得到部分银行足够重视。比如,钢铁行业中的板材、线材等在2009年就已被视为严重过剩产品,但部分银行并未较好地控制对有关领域的信贷投放。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今年银监会之所以更加强调政策落实到位,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优化信贷结构。因此,“有保有压”政策的执行力度有所加强也是正常的。
除了信贷政策坚持一贯的“有保有压”外,银监会在信贷管理政策方面,尤其是在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问题上,从未手软。据介绍,银行自查和银监会抽查相结合,一直是检查信贷资金用途的手段。去年信贷猛增期间,银监会也在持续强调贷前、贷中、贷后“三查”要到位,强调加大监管力度,防范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银监会今年将切实建立“实贷实付”做法,建立“营销、审查、发放、管理”既相联系又相分离的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做到从源头上控制信贷资金被挪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