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院关注中国金融界究竟有多黑

商院关注:中国金融界究竟有多黑

商院关注:中国金融界究竟有多黑 MBAChina   【MBAChina网讯】王岐山在最近的金融机构高层会议上发怒指出:“金融机构,特别是上层,不是全部也差不多九成已是千万富翁,借1亿元收2000万(人民币)私人回佣,每月薪金5000元,奖金4、5万,这是哪家订立的,够黑、太黑。”

那么,中国金融界究竟有多黑?九哥带你从银行看到证券基金、投行、保险、信托,看看他们有多黑。

1、银行理财产品类似庞氏骗局

早在2012年时,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肖刚就曾表示,必须警惕“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的风险,理财产品某种程度上类似“庞氏骗局”。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他们的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肖钢称。

肖刚警告,短期的理财产品与其支撑长期投资项目期限不匹配,更有一些理财产品不与任何投资项目挂钩,可能是依靠出售新产品来还本付息避免流动性紧缩。

据悉,在五年之内,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从几百个增长到了2万多个。银行能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绕过信贷限制投资房地产业,投资者便获得了高于存款的回报率。

尽管理财产品风险明显高于储蓄,但大多数投资者相信银行能在暗中担保,而银行利用其大量的分支机构推销这些产品。肖刚认为投资者的侥幸心理可能助长银行在风险底线上后退。

肖刚警告:“理财产品大规模展期可能对正规银行声誉产生严重影响,因为很多投资者坚信,银行不会倒闭,他们总能得到自己的钱”。

但是,投资者们要知道,许多银行运营的财富管理产品风险管理不够透明。

2、基金、证券行业“老鼠仓”频发

老鼠仓是指基金、证券从业人员在使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

由于基金、证券从业人员先天具有信息优势,因此证券市场中的老鼠仓行为就像打牌时能看到对家底牌并随意出老千一样,不但违背了职业经理人的一般诚信原则,而是严重的职业操守问题,还涉嫌犯罪。因为这种行为本质上与诈骗无异,甚至可以等同于贪污、盗窃,它公然窃取了投资者的财富,辜负了投资者的信任。

在中国股市中,老鼠仓的主角也一直在变化。上世纪90 年代所谓的“庄家时代”,老鼠仓的主角以券商工作人员为主,结果就是这些玩老鼠仓的个人赚得盆满钵满,而许多券商则被掏了个空。进入本世纪后,公募基金成了市场中最大的玩家,基金经理也成了老鼠仓的重灾区。但直到2007 年,对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的查处才正式揭开了基金业老鼠仓黑幕的冰山一角。而除公募基金外,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券商保代、券商自营、保险资金、上市公司大股东、大户游资等实际上也都暗藏着不少老鼠仓。

3、投行过度包装欺骗投资者

有些IPO项目曾经光彩夺目,但疯狂过后业绩却与发行价严重不匹配,最终股价从“破发”到一落千丈,从此再无起色,沦为“扶不起的阿斗”。保荐机构在这其中可谓形成推波助澜之势,受到市场普遍质疑。而僵尸股中,不乏由于投行过度包装,或是尽职调查不力所导致的财务造假案例。

譬如,2011年年中,蓉胜超微因违规挪用募集资金,公司及相关负责人遭深交所通报批评。在蓉胜超微遭深交所处分的同一天,作为蓉胜超微上市的保荐人招商证券的王黎祥、帅晖因未能勤勉尽责、及时发现并制止公司的上述违规行为,也未能督导公司做出整改,同样遭到深交所通报批评。谈到帅晖,他保荐的三家公司南京港、海鸥卫浴、荣胜超微在2007年~2009年间净利润大幅下滑。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行对上市企业的过度包装以及不负责任的审查危害极大,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投资者们倾家荡产。

4、保险业的“潜规则”:误导消费者

“假如你听到一个业务员对寿险和银保产品有诸多承诺,那么可要留心了。”某银行经理表示,“现在市场不是很好,很多银保产品在推荐时会把收益夸大,他们向你介绍的保障和收益,可能连他们自己都很难搞清具体内容,浮夸居多。”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大堂经理提醒,“寿险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误导。”

今年2月23日,央视也曝光了保险业普遍存在的误导现象。央视报道指出,江苏保险消费者林先生把拒绝赔付重疾险的阳光人寿保险公司告上法庭并赢得重大疾病保险的基本保额12万。

但事后林先生突然发现,同样是12万保额的阳光人寿财富双账户终身寿险也被终止了。在这份阳光人寿的保险单上,确实写着林先生的终身寿险一年保费6000元,基本保额12万;而提前给付重疾险保费为0元,但保额也为12万。两份保障加起来,保额24万。

林先生的代理律师葛涛表示,保险公司在支付重疾险理赔之后,终止投保人的人寿险,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如果保险公司一定要把人寿险和重疾险并联起来的话,那么保险公司赠予的,人寿险的口头或书面表示,我们均可视为是一种欺骗行为。

对此,保险法专家指出,阳光人寿的合同条款,虽然在保单的醒目位置上使用了有明显误导嫌疑的描述方法,但在后面冗长晦涩的详细条款中都描述了正确的运作方式。一份合同,两种不同的意思表达,这其中的奥秘就是醒目简单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从而在买保险的过程中,误导消费者。

5、信托刚性支付神话不再,类庞氏骗局显形

前不久,知名财经作者叶檀发文《信托庞氏骗局谁也躲不过》。文中称,信托刚性支付神话不再,类庞氏骗局显形。

杭州某家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负责人解释,信托公司发售的非标资金池理财产品跟银行的相关产品很像,所谓资金池,就是把投资者的钱放到一起,投资于一些项目,这些资金和项目没有一一对应。投资的项目可能是一年两年等长期的项目,而募集来的资金可能只有3个月、6个月的期限,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期限错配”。去年6月份,市场上曾经出现过一场严重的“钱荒”,原因就是大量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这种“期限错配”。“把一个一年期的投资项目拆成4个3个月期的投资产品,人为放大了流动性风险。”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信托公司热衷于做资金池还有一个隐秘的目的,即为其他集合信托产品“兜底”,也叫“养池兑付”。比如某家信托公司通过发行两期资金池产品,募集到规模在200亿左右的资金,信托公司会在其中配置相当比例的现金,既能应对开放日的赎回,也可以留出头寸来兑付其他风险项目。信托似乎也正逐渐会滑向高收益庞氏骗局的泥潭。

更多产经资讯推荐:

《选购A品牌非B品牌的真实原因》

《商院关注:盘点那些上市未果的互联网公司》

《电影版舌尖 是否成为“舌尖上的感动中国”》

欲了解更多关于产经资讯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emba/embacjzx/

光学影像

影像测量

3d显像测量仪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