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乌兰察布 这个北方小城如何打赢大数据产业的区域竞争2、自治区级评选乌兰察布市5个品牌入选3、原味乌兰察布 | 丰镇月饼:“土特产”变身畅销“大品牌”
乌兰察布 这个北方小城如何打赢大数据产业的区域竞争
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 (黄浩)5月11日,乌兰察布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约,一个投资超百亿元,服务器总量为30万台的超大规模的大数据平台将在这里落地。
按照签约内容,该数据中心定位为乌兰察布城市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按照“三点布局、同城互备”的方式,分别在乌兰察布的集宁现代物流园、察哈尔工业园区和察哈尔右翼前旗建设3个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占地200亩左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共承载30万台服务器。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投产。
记者了解到,这是继今年2月,苹果北方iCloud数据中心在这里落地后,乌兰察布在打造大数据产业高地上的又一重要落子。乌兰察布市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发展品牌榜上,已经形成了华为——云数据中心,苹果——iCloud北方大数据中心,软通动力——大数据创新综合体,华唐——大数据外包呼叫基地,优刻得——UCloud数据中心,以及中信国安、中联利信、同舟汇通等一批数据中心项目。加上新近签约的阿里巴巴大数据项目,围绕大数据产业,乌兰察布已经打造了一个新的产业高地。
乌兰察布官方预计,到2018年底,全市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将达到70万台,到2020年超过100万台,主营收入超百亿元,形成核心、关联、衍生三类业态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把大数据产业打造成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此,乌兰察布市委书记杜学军表示,近年来乌兰察布正在将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作为大力引进和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并着力将其培育为全市支柱产业,并计划打造一张新的名片——“草原数都”。
那么,乌兰察布这个北方的“草原小城”如何能够在全国大数据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如此快速的抢跑?
资料显示,目前,国家公布了两批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名单,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1+7”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区域格局。1指的是,2015年9月,于贵州启动的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7指的是,第二批获批的7个国家级大数据综试区,包括两个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四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沈阳市),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
在上述背景下,一个城市如果要在大数据产业领域出位,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此,乌兰察布将打造“草原数都”的底气归结为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力内蒙古发展大数据综合实验区的产业聚合优势,打出地方的差异牌,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便利、气候冷凉干燥、电价便宜等方面的优势;二是利用京蒙对口帮扶资源,与北京在察哈尔工业园区共建乌兰察布中关村科技园,专门用于发展大数据产业;三是围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出台了地方性资金奖补、云资源使用、办公场地购置租用以及人才引进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及配套服务,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四是,与新华网共同打造了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通过每年一次的全国性创博会,聚合全球产业资源,重塑城市名片,构建了城市发展新经济的产业对接平台。
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爱冬表示,两届创博会,共有500余家企业参展,已签约项目70多个,签约金额150亿元。据了解,2018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将于7月17日-7月21日在乌兰察布举办,将再次把大数据等新经济产业目光聚焦在这个北方“草原数都”。
自治区级评选乌兰察布市5个品牌入选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对拟确定的2024年度旅游品牌评审结果进行公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阴山优麦旅游区、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旅游区入选4A级旅游景区,凉城县岱海镇西营子村入选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凉城县岱海镇、兴和县店子镇入选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镇。
?
?来源:乌兰察布文旅
原味乌兰察布 | 丰镇月饼:“土特产”变身畅销“大品牌”
近年来,丰镇市以促进丰镇月饼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紧紧抓住产品创新这一“关键点”,精心编织传承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品牌化建设,不断放大月饼市场“覆盖面”,成功让“土特产”蜕变成大众舌尖上的美食。2023年,丰镇月饼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其中线上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稳占内蒙古月饼市场“半壁江山”。
科技赋能,产品多元绽放。将“科技+研发”作为推动月饼产品推陈出新的“催化剂”,结合考察学习、市场调研、人才引进、营养学研究四种手段,建立了食品研发中心,引进了电锅、和面机、隧道炉等国内食品行业领域先进生产设备,实现了月饼、面包、糕点等烘焙类食品一条线生产,切实攻克了丰镇月饼季节性生产“卡脖子”瓶颈。产品从原来的传统月饼发展到现在的藜麦、酸奶、包馅等100多个种类,且推出的迷你月饼、点心类产品深受年轻人的追捧。截至目前,丰镇市共建立食品研发中心3所,其中海鹏公司成立的研发中心取得新型专利23项、发明专利2项,并先后和敦煌文创、内蒙古博物院、蒙牛乳业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成功将丰镇月饼推向“伴手礼”市场。
文化铸魂,传承稳健前行。以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鼓励企业与手工艺人秉持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和传承丰镇月饼制作的传统工艺与文化内涵,建立丰镇月饼博物馆,创新探索“文化+教育+旅游”新业态,有效构建了以传统月饼文化展示、制作技艺体验、产品分析品鉴为主的文旅研学产业体系。近年来,通过CCTV-9《传家本事》栏目深度挖掘报道和举办丰镇月饼(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培育丰镇月饼传承人和手工艺人上千名,逐步将“走西口文化”“非遗文化”融入月饼文化,使丰镇月饼从产品到内外包装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特别是在“嫦娥六号”回归盛况上,丰镇月饼频频亮相,成功树起了丰镇月饼“金字招牌”。目前,丰镇市从事月饼生产的企业有260多家,其中生产能力20吨以上的有11家,年产值超百万的有5家;以“丰镇月饼”“丰镇糕点”“丰镇饼屋”冠名的门店达10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近6万人。
品牌领航,市场优势显著。坚持绿色健康品牌化发展道路,以“内蒙古味道”“原味乌兰察布”创新成果为核心,通过组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丰镇月饼美食地标城市、培育电商人才等一系列扶持措施,培育了“海鹏”“李恩宝”“康美乡”“马佳圆”等多个知名月饼品牌,现已成为月饼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其中,海鹏公司研发的“昭君酸奶饼”取得比利时国际美食盲评比赛“第一名”,并被国际风味品鉴所授予“国际美味奖章”;恩宝公司被评为“乌兰察布市2017年度十大品牌”;康美公司商标“丰月圆”被评为“中华特色名点”;马大哈公司抓住乌兰察布市举办的第七届中俄蒙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乌兰察布美食文化节有利时机,成功将月饼系列产品推向蒙古国。在品牌的带动下,形成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包装设计、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丰镇月饼市场年均销量约为1.5亿块,成功占领乌兰察布市月饼市场,且畅销呼和浩特、大同、鄂尔多斯、赤峰、张家口等地。
来源:乌兰察布现代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