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铝合金门窗价格

文章目录:

1、乌鲁木齐:地产型材企业向新向绿2、乌鲁木齐市按下招商“快进键” 今年将大力招链引群、招新引高、招精引优3、我的重点项目报告丨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投入使用

乌鲁木齐:地产型材企业向新向绿

4月2日,新疆海螺型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生产流水线进行开机调试。(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唐红梅)在上万平方米的塑钢型材生产车间,粉末状的PVC(聚氯乙烯)等原料经过配置后,自动进入输送系统,几分钟后就能通过挤出机生产出不同规格和不同颜色的塑钢型材成品。

这是位于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新疆海螺型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海螺型材”)的生产现场,在看似简单的工艺流程背后,融入了企业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的理念。

眼下,企业正在生产全疆各地和向中国新疆周边国家出口的订单产品。2024年一季度,新疆海螺型材已产销4000吨产品,实现“开门红”。

4月2日,在新疆海螺型材的生产车间,地面光洁,即便35条生产线同时运转,设备也只是发出轻微的声响。

新疆海螺型材引进了欧洲先进的混料和挤出设备,采用节能环保的先进工艺,主要生产适合新疆特点,具备高抗紫外线性能和耐候性能的高档型材、门窗等新型建材产品。

新疆海螺型材生产品质处处长宫德全指着生产线介绍,生产型材需要经过混料、均化、输送、挤出、定型等十几道流程。由于原料是粉末状,生产全过程均为密闭自动输送,杜绝了“跑冒滴漏”,这也是地面光洁的原因。

“再看看这个无尘切割机,也是我们改进的。”宫德全说,每一条生产线有30多米长,产品在输送的末端会被切割成一定的长度,原本是锯切,不仅噪音大,也会有粉尘,企业改为无尘切割机后,切割的声音小了,也杜绝了粉尘产生。

在一条条生产线上,定制化生产的塑钢型材源源不断下线后,每一根成品会自动打上防伪码和企业二维码,可实现产品追溯。

记者留意到,成品下线后,检测人员会对每一根产品进行人工+设备的检测,产品入库前,还要进入实验室进行物理性能检测,通过加热、冷冻等手段检测产品的强度和韧性等指标,以适应新疆高温和高寒的气候。

新疆海螺型材的系列产品在2010年建厂就已通过国际ISO9001、ISO14001体系认证。

“这个月,随着新疆各地重点项目的开复工,预计我们的订单量会比上个月增加30%左右。”宫德全说,目前每天产量约四五十吨,满负荷生产每天产量可达120吨以上。目前企业所接的订单中,主要是服务于各大项目建设,客户可根据个性化需求,对不同系列、颜色、表面处理方式等进行定制,企业还自主创新了白色合金共挤型材,应对新疆高紫外线的气候,解决产品可能发黄变色的问题。

新疆海螺型材是安徽海螺集团下属的海螺(安徽)节能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在乌鲁木齐建厂投产,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塑钢型材生产基地,也是海螺集团进军中亚国家等国际市场的重要布局。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我们新的生产线也在积极准备当中。”新疆海螺型材副总经理庞文博说,预计今年5月底,企业全新的铝合金门窗型材生产线将顺利投用,届时,将有更多本地产的塑钢、铝合金新材料,运用于中国新疆及中亚市场的项目建设。

“我们将积极抢抓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布局中亚国家市场。”庞文博说,企业已经参与多次外企见面会,并与中国新疆周边国家的客户形成了合作,一季度国外订单增长了20%以上,目前的出口量可占到全年总销量的10%左右。

庞文博说,随着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的推进,企业结合海螺(安徽)节能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后续将把更多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有关的产品销售到本地。同时,在新质生产力的引导下,企业还将不断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建设工业互联网,为产业发展赋能。

#乌鲁木齐头条#

乌鲁木齐市按下招商“快进键” 今年将大力招链引群、招新引高、招精引优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丽)今年,乌鲁木齐市将继续聚焦重点产业抓招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围绕新质生产力开展招商,积极引进全产业链项目,大力招链引群、招新引高、招精引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月26日,记者从市招商服务局了解到,新年伊始,市招商服务局用“走出去”精准招商,“请进来”考察对接的方式,齐心协力抓招商、争分夺秒引项目,以招商引资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提升工作质效。

近日,市招商服务局在调研乌鲁木齐市铝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依托乌鲁木齐市铝基新材料链主企业——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前往河南省商丘市、福建省泉州市、广东省佛山市等地开展招商工作,开展以链招商、以商招商,谋划招引在工业铝、铝型材、幕墙门窗、铝合金家具、电子铝箔方面具有高附加值的中下游铝基企业,推动乌鲁木齐市铝产业链向下游延链,促进铝产业集聚发展。

市招商服务局还通过深圳市“一带一路”投资与贸易促进会邀请北京、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25家上市公司、知名企业参加“‘一带一路’上市公司投资考察团走进新疆行”活动,这些企业主要为智能控制、5G通信、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生物科技和食品等符合乌鲁木齐产业定位的重点企业。

杭州梅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非常看好乌鲁木齐的大健康产业,希望在新疆建设大健康产业生态平台。公司董事长杨梅青说,产业生态平台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下主要打造医疗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仓储,线上打造集药品、耗材、医疗设备等于一体的交易平台,形象地说就是,打造医疗界的“天猫”平台,通过该平台打开乌鲁木齐、新疆市场,以及面向中亚、欧洲的消费市场。

2024年,乌鲁木齐还将瞄准重点地区抓招商,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同时,紧盯园区承载抓招商,推动要素向园区集约、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加快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此外,将落实要素保障,营造优质环境,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第一时间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为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万人说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头条#

我的重点项目报告丨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投入使用

来源: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晚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媛媛报道)4月18日,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正式投入使用。自主发电、余电存储;冬天抗冻、夏天抗热,这座1130平方米的房屋可以借助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这三项可再生能源实现全屋用电、供冷供热自给自足。

4月18日,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正式投入使用。记者王媛媛摄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八家户路,当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建筑为三层,外立面为黑灰色,从远处眺望,建筑屋顶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在蓝天的映衬下,正享受着“阳光浴”。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事业部总建筑师谷成说,这栋楼看似外观比较普通,但实际上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集纳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新风热回收、建筑能耗监测、智能控制、装配式结构、设置气密层等23项高科技节能新技术。根据设计测算,该建筑综合节能率为101.12%,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145.24%。除去建筑自耗电能,项目每年可发电1121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7.86吨。

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是集零能耗技术研究、应用、推广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平台,于2023年6月建设。

4月18日,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正式投入使用,房屋南立面安装了黑色碲化镉薄膜微光发电玻璃。记者王媛媛摄

据悉,零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建筑物本体和可再生能源,能够自行满足建筑物自身运行所需能量的建筑。

“零能耗建筑不是不产生能耗,而是它产生的能源大于等于它消耗的能源。”谷成说,零能耗建筑投入使用后,将进入一年的监测期,该院还将对建筑能耗、光伏总发电量以及多项技术的本土适应性开展试验,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制定相关标准,为新疆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和规模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建筑屋顶安装了单晶硅发电玻璃。资料图片

近年来新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节能低碳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新疆城乡建设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疆启动了《新疆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和对策研究》课题,并建设了新疆零能耗示范项目。

继续阅读——

零能耗建筑藏着哪些奥秘?

虽然房屋门窗紧闭,但进入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内,温度适宜、体感舒适是记者最直观的感受。

4月18日,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正式投入使用。在该建筑运行系统管理平台上,显示着光伏发电量、耗电量、建筑碳排放等信息,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记者王媛媛摄

没有传统的空调和供暖设备,却冬暖夏凉;房屋不仅节能降耗,还能发电;实时监测建筑能耗,还可远程调节温度、湿度……那么在外人看不见的地方,这栋零能耗建筑还藏着哪些奥秘呢?4月18日,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被动节能:房子“披棉袄”保温更高效

传统建筑的门窗接缝处,易漏风,而且传统的保温材料保温隔热效果不佳,这样无论冬天制热还是夏天制冷,为了保持房屋的舒适性,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热量。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事业部总建筑师谷成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墙体、门、窗、屋面、地面内都设置了新型保温材料,就像是给房子披上了件‘棉袄’,大大提高了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在细部节点上进行了断热桥技术处理,给房屋把‘手套’也戴上了,同时看不见的细部设置了气密层技术,达到被动节能的良好效果。”

外面的热气进不来,里面的冷气出不去,这栋零能耗建筑,无论春夏秋冬,始终能够保持20℃左右。

铝合金颜色的窗户,看上去平平无奇,实则大有学问,打开一扇就会发现,窗户很重,仔细端详,光玻璃就有3层。

记者了解到,窗框本身就是由保温的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再加上三层低辐射玻璃,一扇窗户的隔热能力,堪比一堵实心砖墙,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外界的冷热空气与室内交换造成能量流失。比常规的铝合金门窗节能40%。

谷成说:“这样的设计能在引入光线的同时,把热量挡在室外。整个窗户气密性达到8级。”

另外,普通办公楼的保温层厚度大约15厘米,该栋建筑外墙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效果更好的保温层,厚度虽同为15厘米,但传热系数仅为传统建筑的三分之一。

主动节能:向大地、空气要热能

那零能耗建筑冬天如何供暖,夏天如何制冷呢?我们在设备间找到了答案——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及新风热交换系统。

据悉,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双能源系统,为建筑提供冷、热能源,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对新风进行预冷预热,提升空气品质。

地源热泵技术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天,用地源热泵把热量从地下土壤转移到建筑内,夏天,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

谷成说,相比于地上四季交替、气温变化明显,地下常温层温度基本比较稳定,地源热泵正是利用了大自然的这个特性,冬天为屋内补充一部分热量,夏天则替代空调降温,整体降低建筑能耗。而空气源热泵技术则是以少量的电能,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低温热能,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变为高温热能。

由于建筑物的密封性好,为了防止室内空气污染,保证有新鲜空气的不断流入,新风热交换系统可以把室内的空气抽出去,把室外的空气抽进来。为防止热空气或冷空气的流入,交流器自动设置加热和加冷功能,在冬天,交换进来的新鲜空气也是暖风。

主动节能:自发自用、余电存储

驱动零能耗建筑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的电力,也来自大自然,秘密就分布在屋顶、幕墙等处,装机容量61.12千瓦的太阳能光伏系统。

零能耗建筑屋顶安装了96块单晶硅发电玻璃,南立面安装的是碲化镉薄膜微光发电玻璃。从外观来看像是幕墙材料。同时该建筑配置了储能系统,可实现光伏发电余电储能,另外,建筑物内设置有直流电视、冰箱,可将光伏产生的直流电直接使用,无需二次转化为交流电。

“为什么要安两种发电玻璃呢?”谷成解释:“单晶硅发电玻璃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置于屋顶效果最好,薄膜发电玻璃在弱光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二者互为补充。”

按计划,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每年能生产电量6.8万千瓦时,除去自身用电量,每年还剩余电量1121千瓦时,可以为周边建筑和电动汽车灵活供电。

监测平台:智慧“大脑”自动调节

目前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可对零能耗建筑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

温度22.8℃、湿度41.4%……记者看到,在新疆首个零能耗建筑运行系统管理平台上,显示着光伏发电量、耗电量、建筑碳排放等信息,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

“很多指令,全部无需人来操心,靠建筑聪明的‘大脑’就能实时自动调节,出现什么问题,系统会提前发出预警,用电量、室内温度,我们也可在手机上远程调节。”谷成说,同时结合计算机信息化分析以及管理,实现能源使用结构的优化和消耗过程的“信息化”“可视化”管控,做到整体运行节能高效。

高端隔热门窗

高端断桥铝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