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绿”踏上新“铝”途 内蒙古通辽市全力打造“绿电铝之城”

内蒙古通辽市实施绿电替代,实现由“煤电铝”向“绿电铝”的华丽转身,让铝业变为“绿业”,全力打造“中国·绿电铝之城”。目前,通辽市绿电装机超105万千瓦,每年可输送清洁能源35亿度,节约标煤约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90万吨。

通辽市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着力推进煤炭、电力、电解铝三个板块全产业链深度减排,创新实施了国内首例电解铝烟气超低排放工程,荣获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同时,完成47项电解铝无组织排放技能改造,再次走在全国铝行业绿色发展的前列,厚植了绿色底蕴,留足了生态空间。

通辽铝业从不止步,追求卓越,向深向实发展,全力推进铝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在锦联铝材年产55万吨易拉罐罐料及汽车板材、联晟新能源年产80万吨电池箔及配套坯料项目上都可见一斑。

穿过电解槽,滚热的铝水源源不断形成。这些铝水将由专车运送到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霍林郭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下游企业。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铝资源,高标准建立了无尘车间,率先突破了使用铝水进行生产的技术瓶颈。薄厚度,对于铝箔来说,几乎就是一条看不见的生命线。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把握住了这条生命脉络,将原本很厚的铝卷“瘦身”成“双零”级别的0.006mm的高端铝箔,相当于头发丝的1/50,其附加值却是普通铝箔的2至3倍。

不仅如此,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相继建成了哈兹列特生产线、铸轧分厂、冷轧分厂、铝箔分厂和涂层分厂,具备全套常规铝箔的生产能力。为进一步构筑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公司将高端铝箔作为转型发力的重要方向,在超薄双零铝箔、高端电池箔、空调箔等领域持续发力,走在行业前列。

内蒙古创新轻量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交通运输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及IT配件项目的生产车间也是同样的“不见粉尘不见烟,只见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这个项目主要生产汽车用铝挤压型材,供给宝马等汽车企业做配套。”内蒙古创新轻量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冯庆明说道,“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落地,未来很多企业都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出口环境和愈发严峻的碳竞争机制,尤其像宝马、奥迪这样一些高端的精深加工的企业,他们更青睐我们的绿电铝产品。”

这只是通辽市推动铝和铝后加工产业的一个缩影,推动铝产业链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行走在科尔沁大地,可以看到一条条正被延长的铝产业链:“原铝—铝合金—压铸件精深加工”“原铝—铝合金—型材精深加工”“原铝—高纯铝—铝箔精深加工”“原铝—超细铝粉—高端铝银浆”等细分产业链纵横交错,环环相扣的铝产业链,将通辽市的铝企业连在一起。(王欢)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

隔热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高档别墅门窗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