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春风暖 处处盛开幸福花

干净整洁的村路、村民在文化广场上休闲、散步,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愉快地玩耍、田间地头劳作者在辛勤地耕耘着、工厂里机器轰鸣,帮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走进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街道二号村,可以说入眼皆风景,一派带有现代气息的田间风光让我们放佛看到该村大踏步地前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河西街道二号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城郊农村大力发展之路。村民点赞巨变 如何站在新起点,让村民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二号村两委班子一直思考和注重的问题,同样,乡村发展得好不好,村民是最有发言权的。近日,当记者在二号村走访的过程中,广大村民纷纷就村容村貌的巨大改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村委会的制度化、服务化而叫好点赞。

一栋二层小楼坐落在村中,大门上春节期间张贴的福字、春联依然鲜艳亮丽,院子里两棵桃树在春风中怒放着,粉红色的花蕾让整个院子充满了生机。宽敞明亮的屋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67岁的兰吉林和老伴儿正在整理洗好的衣物,说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兰吉林笑着说:“我67岁了,是从苦日子中走过来的,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不光我家条件好了,村民们的日子也都是越来越好,整个二号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了解,兰吉林老人的儿子从事建材生意,日子好了,老人年纪也大了,种种园子、外出旅游让老两口的生活更加舒心、惬意。“好日子全靠好政策,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相信我们以后会越来越好。”老人信心满满。瓜果飘香富村民 二号香瓜、二号蔬菜,相信很多通辽人都不陌生。近年来,二号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该村利用流转的土地,以村党支部牵头,通过合作社方式进行运营管理,200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五个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和打造了一个“二号香瓜”裸地瓜菜品牌。依托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打造了“二号香瓜”品牌效应,向本村及周边村屯推广瓜菜种植等成熟经验,将耕地从种植玉米的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调整,使村民种植收益增加10至15倍。

采访中,棚主贾立军对记者表示,自己种植了三个大棚,主要是茄子和香瓜,目前茄子已经上市,有了“二号”这一品牌,销路不愁。“每年的收入差不多四五万元,村里给我们找了技术人员对大家进行免费培训,可以说依靠蔬菜和香瓜种植,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望着茄秧上的颗颗硕果,贾立军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家门口就业成一道增收风景线 “我今年30岁,家在二号村,在这里上班已经三年了,每个月有2500元的收入,孩子还小,在家门口上班既增加了收入,还能照顾孩子。”说者名叫王双,居住在二号村,她口中的工作地点是坐落在二号村的美达铝业,是一家以铝材经销、门窗制作、全铝家具生产的企业。据该企业工作人员介绍,八九十位工人中,大多数都是二号村以及附近村屯的居民。

记者获悉,二号村积极通过招商引资来发展工业创收。 村党支部积极改造电力设施,调整变压器增容,实现园区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覆盖,加强园区治安管理,环境卫生日产日清。目前,二号工业园区占地680亩,先后引进和扶持村民建立民营企业140家,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3家,5千万以上企业10家,1千万元企业50家,通辽美达铝材、新盛塑料制品、麦香园食品、骨里香熟食等企业坐落其中。该村以企业促进农业发展,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屯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租地收益204万元,同时每年收管理费5.2万元,卫生费4.5万元。

党建引领乡村富起来

二号村共有587户、1968人,其中党员50人,该村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立足本村经济基础、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抢抓发展新机遇,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了村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双赢。

村党支部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在村西南230亩荒地建立养殖小区,建设养殖房舍20座转包给农户,一次性收入110万,养殖小区每年出租地皮及棚舍收入13万元。养殖小区由专人负责管理,村党支部设立村级防疫点,每年组织两次养殖培训班。目前,二号村有奶牛养殖户67户,共有奶牛1080头,每头年收入6000元。村内还有育肥牛养殖2户,绵羊养殖10户,鸡养殖5户,猪养殖30户,养殖户总计达114户,养牛户每年收益最高可达50—100万元,养羊户每年收益可达20万元。

“村屯发展好不好,重点在两委班子,对于二号村来说,我们做到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重点工作能集中一起干。同时抓好后备力量的培养和锻炼,把政治素质好,善经营,懂市场,有经验,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及时纳入村集体的管理班子里。”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街道二号村党支部书记陶贵义对记者说。说起村集体经济,这位67岁、在党支部书记这一岗位上工作了40余年的老书记表示,村屯要发展,村两委班子必须要有“公心”,要把村集体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同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特别注重强村与富民双轮驱动,两者要互相促进、协调推进。二号村能够一个接一个的项目落地、见效,主要原因就是首先从村民增收着想,其次才是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有奔头、有享头,才能真正做到村“两委”“说话村民愿意听”“安排部署村民跟着动”。同时,在发展集体经济有了成效时,及时将发展成果惠及村民。几年来,我们自筹资金建成550平方米村民综合服务中心,1.2万平方米文化广场、1400平方米幼儿园,改造饮水新打170米深遥控饮水井二眼并免收水费,免费为各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5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230盏,奖励新入学大学生每人3000元。利用集体经济收入,为全村12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与财政补助同等数额的养老金。 现在,村两委班子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

市级生态文明村、市级先进党组织、自治区级小康示范村、自治区先进党支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国家首批文明村……一项项荣誉的获得,是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街道二号村真抓实干谋发展,艰苦奋斗去创业的真实写照。“稳重求进,相信有了我们的努力,定能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陶贵义对记者说道。

文 韩丽

断桥铝门窗

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

高端门窗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