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雷锋日志愿者们怎么过?

周勇在准备公益演出的歌曲。

赵作祯经常到楼内一些年老住户家,帮着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吕庆荣(左)看望村里的贫困户。

今天是3月5日学雷锋日,一个很有意义的纪念日。2016年伊始,大连晚报联手阿里公益在大连地区开展了“志愿者关爱行动”,全面梳理和报道了大连的志愿者团队、优秀志愿者个人,并在一周前举办“十佳志愿者”座谈会。志愿者们朴实的语言、真诚的心声、感人的故事,让所有与会者都为之感动。就像让爱心传递志愿者张万连说的那样,“也没多想,就想能帮别人一把就帮一把。”

时光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后半程,满世界都在喊互联网+,而对于扎扎实实地践行“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者来说,他们所坚守的其实是古董级的朴素想法。不管世界如何变幻,无论人心怎样浮躁,他们只是遵循内心,一点一滴地做着温暖他人快乐自己的事情。无偿献血者、文明交通引导、环保志愿者、关爱孤独症志愿者……晚报记者再度兵分几路,记录这些新时代雷锋的“雷锋日计划”,记录他们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一帆

让爱心传递志愿者张万连 周末照常到敬老院包饺子

“明天是3·5学雷锋日,咱们‘让爱心传递’有什么特殊安排吗?”听到记者的这个问题,“让爱心传递”志愿者张万连愣了一下:“没啥特殊活动,不过我们的志愿者会像此前几年的周末一样,到敬老院去包饺子,和孤寡老人们一起过个快乐周末!”老张说。

在老张和其他“让爱心传递”志愿者们看来,学雷锋活动并不仅仅在学雷锋日进行。老张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让爱心传递”QQ群每逢周末,就会组织志愿者们到甘井子区棋盘村一家养老院,对在这里居住的孤寡老人们进行定点慰问。“包饺子、文艺表演,在过年的时候我们还会邀请老人们一起吃顿团圆饭……”今年的3月5日正逢周末,又是“让爱心传递”志愿者们去养老院的日子了。

“其实我觉得,奉献爱心的途径有很多,‘学雷锋’不一定要在3月5日这一天扎堆。”接受记者采访时老张说,雷锋可以说是最早的“爱心志愿者”,“让爱心传递”这个群体也会把雷锋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我爱大连志愿者“大连兜兜”今天带百余名志愿者“爱大连”

本报记者李秀峰

今年的3月5日正好是周六,对于“我爱大连志愿者群”来说,是一个活动的好机会。就在记者采访时,刚刚获知该志愿组织获得了由大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2015年度大连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的称号。

早在2月29日,“大连兜兜”就把这个周末的活动地点和时间,通过新浪微博和微信的方式发布了。每周一发布活动消息,是“我爱大连志愿者群”的惯例。3月5日的这次活动,是该环保组织的第168期活动,有百余名志愿者参加。这一周,“大连兜兜”仔细检查了环保工具,有的坏了的工具,他也逐一进行了修理。“习惯了,4年多来,我每周都重复这些工作,但心里高兴。”他说。

80后的“大连兜兜”认为,现代雷锋精神已经不单纯的是扶人过马路、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了,而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现出来。“就拿环保志愿者来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雷锋。我们的口号其实很简单,‘爱大连,爱家乡,不随手乱扔垃圾,就是一种爱’,很多家长都带孩子来参加活动,这就是对环保理念的一种传承,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一种理解。”

星星乐园创建者周勇策划演出为孤独症孩子筹款

文/本报记者唐东丽 图/本报记者高强

对于星星乐园的创建者周勇来说,3月5日有格外的意义——这一天是星星乐园的创建日。周勇从很早就开始准备3月5日的校庆公益活动,找场地、策划活动方案、确定演出节目、邀请爱心人士……一场大型的关爱星星儿童的演出将在今日上演。

自2011年创建以来,5年的时间里,星星乐园由一个孤独症家庭发展到至今的180余个在册孤独症家庭。周勇作为创办者,他每天都在为让社会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而努力疾呼,为解决这些家庭的实际困难四处奔波。“全年大约会举办400场活动,有大型露演,还有一对一的互动。我希望尽可能多地为这些孤独症孩子争取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周勇介绍,今日上午,将在劳动公园外的中山区海乐汇地下一层大厅举行星星乐园5周年校庆活动,也邀请有爱心的市民一起来参与。

周勇说,他从小就把雷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他曾创办雷锋班,“学雷锋做好事”,也是在那时他接触到孤独症孩子,从此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我觉得,一直以来,雷锋精神都在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在关心孤独症儿童的这条道路上永不退缩。”周勇坚定地说。

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赵作祯周末不守斑马线仍要走上街头

文/本报记者周爱娜 图/本报记者高强

3月5日正逢周末,按说该是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赵作祯大叔休息的日子,可即使周末,这个热心人依然闲不住。昨日他告诉记者,即使当天不站岗,他也另有重要“任务”,要戴着红袖标,在友好广场、长江路、天津街、青泥洼桥附近一带巡逻,检查是否有占道经营、违法违纪、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情况,维护城市文明。

“上午8点开始,到下午4点。”赵大叔说,除此之外,中午时间,他还要尽到楼长的职责,到居民楼里探望邻居,“楼里有不少老人,我得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另外还要在楼道里检查有没有野广告,清理一下。”他这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

赵作祯告诉记者,时代变了,雷锋的精神没有变,做人就应该踏踏实实为大家做贡献,对社会贡献正能量,“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每天如果能为行人、为居民、为社会做点事,我就满足了,感觉这一天过得特别充实。”

农民环保志愿者吕庆荣准备去5个困难户家“串门”

文/本报记者一帆 图/受访者提供

“我正打算明天的事呢,你就来电话了!”昨日记者接通营口盖州市什字街镇刑家沟村吕庆荣的电话时,他说,正盘算着要在5日这天去村里的5个困难户家里“串串门”。这5户人家是他的老朋友了,今年春节前,他还从自己微薄的收入里拿出1000多元钱,买了米面油奶等,挨家送过去。

吕庆荣告诉记者,4日一早,他先是像往常那样在自己承包的山林里转悠了一番,计划着今年再种些树木,好涵养水源。他最近有些发愁,因为用来运输从碧流河水源地捡来的垃圾废品的大三轮车坏了,满车厢的废品瞪眼运不走。那里面有医疗垃圾,有农药瓶子,也有旧衣物破鞋子,甚至还有坏电视烂家具等。老吕说,大三轮坏了耽误不少事,他只能骑着车子去捡垃圾了。

老吕挨个介绍这五个困难户的情况:安大爷老两口一个88岁一个92岁,没有孩子自己过日子;曹家情况最糟,媳妇去世,留下个2岁孩子,几位家庭成员有的残疾,有的卧床多年,所有的家务活都靠60多岁的母亲扛;还有张家,老母去世,老父刚经历两次大手术,上面还有个80岁的脑血栓爷爷;王家三口人,全是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我能帮的也有限,但经常去看看,跟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倒苦水,有什么力所能及的搭把手,也算是一份温暖吧。”老吕说,大家都知道他是环保志愿者,岂不知他管的“闲事”还有很多……

心连心志愿者韩伟为“向日葵爱心工程”而忙活

本报记者红心

“昨日下午1点我还在辛寨子街道志愿服务主题文化广场参加‘幸福来敲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活动结束后,我马上坐高铁到沈阳去推进我们这个‘向日葵爱心工程’助残扶贫公益项目,我准备将这项公益项目逐步做向整个辽宁乃至全国。别说,3月5日对我来说还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昨日,心连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创建者韩伟告诉记者,6年前的3月5日,他开通了“大连爱心哥”博客,也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名青年志愿者”的决心。

韩伟对于“学雷锋”有自己的理解。他觉得,学雷锋分为两种,一种是“模仿”,雷锋做好事,我也做好事;另一种是“活学”,即学习雷锋的精神、品德、善良、爱心。“学雷锋不应总停留在道德模仿的阶段,应该上升到更高的道德修养阶段,把雷锋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韩伟说,这几天他一直在推进一个名为“向日葵爱心工程”的助残扶贫公益项目,并为此注册了“大连创梦空间科技有限公司”。韩伟想通过“互联网+公益”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向日葵爱心工程”助残扶贫公益项目。

眼下,他想征募一个500平方米的“创梦空间”,用于义务培训贫困残疾人,并展示他们的工艺作品,“也希望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一起努力做好这个项目!”

无偿献血志愿者谭锡博为流动血库增添“新鲜血液”

本报记者邵闯

又是一年3月5日,市无偿献血者志愿服务队队员早早计划着,要用招募无偿献血志愿者,为大连流动血库增添新鲜“血液”的方式度过。

“每年3月5日我们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学雷锋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市无偿献血者志愿服务队队长谭锡博告诉记者,自献血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每周都会根据志愿者的时间安排有意义的活动。或上街宣传无偿献血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献血,志愿加入献血队伍;或是根据需求组织志愿者献血、或是去看望白血病患儿等。今年的学雷锋日,志愿队特意安排志愿者们到金州新区,走上街头招募无偿献血者加入其中,扩充志愿服务队阵容,并加大宣传无偿献血的力度。“我希望有一天能随时应急献血的不仅仅是我们志愿者,而是每个市民都能做到,实现全民献血。”谭锡博说,雷锋精神早已融入其血液,学雷锋不仅仅局限在3月5日,每天都在学雷锋。雷锋精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是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献血志愿服务队的规模才一天天扩大,志愿者素质也在逐渐提高。“雷锋精神不论到什么时候,始终是历久弥新的,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谭锡博说。

■首席记者万恒

系统节能门窗

高档门窗

断桥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