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镇铝合金门窗加工厂

文章目录:

1、北京市场销售月饼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2、北京天使之橙陆续恢复运营3、实探|被催升的空调价格:6月旺季巨头“还会涨”,旧能效将封禁

北京市场销售月饼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杜燕)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北京市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批零市场、小食杂店、生产企业、餐饮单位等各环节生产、经营的月饼产品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经检验,监督抽检236批次月饼中,合格234批次、不合格2批次。结果表明,北京市场销售的月饼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节日期间市民可放心食用。

今天,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依据食品相关标准及规定,监督抽检重点检验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纳他霉素、铝的残留量、丙酸及其钠盐、钙盐)、理化指标(过氧化值、酸价)、微生物(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非食用物质(富马酸二甲酯)等项目。经检验,此次月饼监督抽检236批次,其中合格234批次,不合格2批次。

抽检发现,1批次标称丹东市源芳升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8月21日生产,北京纵横大地贸易有限公司经营,规格型号为80克/袋的贡膳坊粒粒黑麻月饼菌落总数不合格;1批次标称天津市永发祥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8月5日生产,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双井店经营,规格型号为50克/袋的盛和祥京式红豆沙月饼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

针对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部门已依法调查处理,涉及外埠的已通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天津市永发祥食品有限公司针对不合格食品提出了复检申请,但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规定,复检期间不得停止履行“立即采取封存不合格食品,暂停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已上市销售的不合格食品等风险控制措施”的义务。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称,结果表明,北京市场销售的月饼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节日期间市民可放心食用。

在中秋节月来临之际,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选购月饼产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月饼,并保存好购物凭证;购买月饼后需按照包装上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存放;不同月饼中的能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同,建议消费者根据个人营养需求均衡饮食,尤其是过敏体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消费者,食用前要认真查阅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标签,选择性谨慎食用。(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天使之橙陆续恢复运营

北京商报讯(记者李振兴)在经历了深圳市场被罚、北京市场停运风波后,北京商报记者在4月18日走访时发现,位于北京朝北大悦城、双井富力广场等多家大型购物广场的天使之橙终端榨汁机已经开始运营。

天使之橙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北京部分天使之橙终端机已完成系统升级,包括新奥购物中心、朝北大悦城、太阳宫凯德、航空医院、龙湖天街、新奥天虹、斯普瑞斯、合生汇等。

在上述的购物广场内,北京商报记者看到,天使之橙榨汁机已经可以使用,但是有的榨汁机橙子很少,还出现了榨汁量不足的情况。“我们已完成了部分终端机的系统升级。”天使之橙现场添加鲜橙的工作人员表示。

天使之橙风波源于该企业在深圳被罚。2019年1月8日,经现场验证及鉴定,深圳市场监管部门认为天使之橙现榨橙汁机铝合金抓头没有镀膜,直接接触酸性食品,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要求,向天使之橙开出了一张近120万元的罚单。1月25日,上海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检测的结论为,天使之橙自动贩卖机的铝件上下爪符合标准,没有接触橙汁等酸性食品。(这段表述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随着天使之橙事件的发酵,北京媒体报道天使之橙榨汁机中存在霉变鲜橙的现象。3月,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也介入了调查。随后,天使之橙主动暂停了运营,对系统进行升级,等待相关部门最终的批复。

对于停止运营,天使之橙方面表示这是公司的主动行为,同样的系统升级年前已经在上海试点,而且新的系统会将清洗情况、补货时间等内容用电子化方式呈现,代替此前的纸质版,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电子化的巡检单,能够避免纸质巡检单容易被破坏的问题”,天使之橙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商报注意到,在天使之橙的终端榨汁机上,已经不再张贴原来的纸质巡检单。

由于天使之橙被罚以及后续事件逐渐发酵,对天使之橙产生了一定影响。北京商报记者在朝阳大悦城的一层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位女士希望购买一杯天使之橙的橙汁,但被同行的朋友提醒后,放弃了购买。

在朝北大悦城5层,在一位天使之橙工作人员开机添加橙子结束后,一位消费者等待近十分钟购买了一杯橙汁。不过该消费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感觉这次果汁的量相比升级前少了一些。

北京商报记者随即购买了天使之橙的橙汁,也存在上述消费者所称的不足量情况。随即,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天使之橙400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每杯的量一般在300ml左右,如果不足,可以将订单号发送给客服人员,客服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监测橙子使用量。北京商报记者按此操作后,客服人员及时回复称,由于机器故障导致果汁量不足,会进行退款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工作人员在添加橙子时,全程佩戴一次性口罩、手套和帽子。“每台设备可以放240个橙子,可以榨70杯橙汁。周末一般每天添加三次,平时一般每天添加一次。”该工作人员表示。据了解,在北京市场共有380多台榨汁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实探|被催升的空调价格:6月旺季巨头“还会涨”,旧能效将封禁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蝴蝶效应,仍在催涨空调售价。

“部分产品价格和五一期间相比每台涨了200元,这波活动结束后还会涨。”近期,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看到,促销热潮并未完全中断空调价格上涨势头。采访中,美的及海尔销售人员预计,5月下旬迈入销售旺季后,空调有望每台涨价100-200元不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去年11月以来,线下空调零售均价维持在分别为3400元-3900元左右,涨幅于3.4%-26.0%之间波动。相比之下,尽管线上售价较低,但价格涨幅持续维持在两位数。

受疫情冲击,去年整个空调市场低迷,企业也再次陷入价格战。竞争白热化令空调行业格局生变,空调三巨头格力、美的、海尔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加剧。这一年,美的空调营收超过格力电器,但价格攻势下,毛利率降幅最为明显,在三家公司中垫底。

对此,家电产业分析师丁少将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称,原材料涨价背景下,空调企业成本压力增大,但头部品牌美的、格力的龙头之争十分激烈,率先涨价一方不利于其市场份额增长,且头部品牌都具有较高品牌溢价,有控制涨价幅度的能力。这种情况下,二三线品牌也不敢大幅涨价。综合判断,空调今年夏天涨价幅度会在10%以内。

“5月活动结束后,估计会涨100元-200元”

气温火速升温,空调也拉开销售旺季的序幕。

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苏宁易购、国美电器等线下门店看到,美的、海尔、格力等仍是主力品牌,各家主推3000元-4000元机型。北京消费季叠加各平台等促销补贴,当前产品优惠500元-1200元。

不过,在销售人员看来,此次促销活动过后,5月下旬开始空调产品进入销售旺季,售价肯定上涨。

“现在还是延续五一活动的价格,五一与去年同期持平,因为今年气温回升慢,往年这时候已经是销售旺季了。6月份以后,估计就要涨价了,现在正好有节能补贴,价格非常实惠。”苏宁易购大望路店的美的空调销售人员介绍。

相比之下,格力已经调整了部分产品售价,两个多月以来至少调价两次。格力空调销售人员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部分产品价格和五一期间相比每台涨了200元,有些产品和3·15期间相比已经涨了500元,这波活动结束后还会涨。”

“去年疫情,一台空调999元销量都有限,今年老能效产品都在降价,库存差不多清完了。”海尔空调销售人员表示,现在价格和五一持平,但5月活动结束后,估计会涨100元-200元,一般挂机涨100元,好一点的型号涨200元左右。

线下促销大战仍在继续,入夏前夕各大空调品牌也加大了线上优惠力度。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天猫格力官方旗舰店内销量排名前三的机型优惠200元-300元,其中最畅销的格力云佳大1.5匹一级能效挂机,原价3199元,活动价2899元。

此外,记者在美的空调天猫官方旗舰店看到,销量排名前三的机型优惠100元-300元,销量位居首位的美的风锦大1.5匹一级能效挂机,原价2799元,活动价2599元。

空调价格涨势难挡,各家企业对于这一话题则讳莫如深。美的集团相关人员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整个空调行业售价都会上涨。总体上的原则是,美的新品会略微上调,但会尽量给消费者优惠。过去的产品、款式、价格尽可能不调整。

记者注意到,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多次回应空调价格问题,同样表态兼顾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利益。她表示,因为近期铜价上涨,且并非长期趋势,格力坚持不涨价,但如果铜价继续上涨,就要视情况而定,不要马上转嫁给消费者。

近日,某二线空调品牌负责人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空调产品原材料同比涨幅15%,行业基本一致,也将传导到渠道端。按照涨幅比例,产品端同比涨幅10%左右,但目前终端涨幅并没有10%。

线上空调涨价近两成,美的“战”格力毛利率下滑

铜、铝、钢、塑料等大宗商品价格飞涨,成为空调调价的一大推手。

随着全球经济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阴影并刺激需求,从铜到铁矿石和石油,价格于2021年普遍上涨。追踪一篮子原材料的彭博商品现货指数自1月份以来上涨了21%,有望成为2016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年。

本月,铜飙升至历史高点,在此过程中突破每吨1万美元。此外,据中钢协监测,到3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比年初上涨9.44%,同比上涨37.3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上旬,钢材价格普遍上调,且涨势加速,涨幅在4.2%至11%。

大宗商品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中下游制造业经营成本上升,影响行业效益。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去年底,不少空调企业就“先涨为快”。2020年11月,奥克斯空调发布《关于网批产品涨价的通知》称,从2021年1月1日起将在2020年12月开单价基础上,上调产品价格100元-300元。此外,志高、扬子江、大金等空调品牌也相继提价。

春节期间促销带动线下售价。根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2020年11月-2021年4月线下空调零售均价分别为3639元、3837元、3937元、3433元、3556元、3823元。尽管价格未现较大起伏,但从同比涨幅来说达到10.8%、9.0%、3.4%、26.0%、7.6%、7.9%。

相比之下,近半年来,线上空调售价涨幅更为明显。根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2020年11月-2021年4月线上空调零售均价分别为2881元、2947元、3010元、2925元、2953元、2871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1%、19.3%、14.1%、24.5%、23.4%、19.7%。

受疫情冲击,去年空调行业日子并不好过。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空调行业规模为149.2亿元,同比下降58.1%;整个空调市场低迷,销售严重下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年后价格再次下探,企业迫不得已再次陷入价格竞争。

2020年7月1日空调能效新国标开始实施,今年过渡期将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改变行业格局。行业专家认为,2021年7月后,旧能效空调将不能销售,空调能效新国标大幅提高了能效准入门槛,将有约45%的空调产品面临淘汰。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不少品牌加紧清库存。国美电器双井店,TCL空调销售人员不断向顾客推荐旧能效产品,“1.5匹的2200元,1匹的2000元,之前原价分别是2999元、2699元,能效新国标都是5级,旧能效的空调今年7月后就不让卖了。”

家电产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去年能效新标准实施后,空调售价已经上涨,伴随原材料大幅度上涨,厂家不能完全消化,必然体现在零售市场上。这对空调行业来说不是好消息,毕竟价格上涨太快,不利于产品销售。

“空调能效新国标实施叠加原材料上涨,空调行业头部品牌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格力、美的、海尔三家的市场总份额至少超过70%,二三四线小品牌生存会更加艰难,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生存遭受碾压,加速淘汰出局。”梁振鹏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实际上,2020年白电三巨头已经悄然生变——美的集团逆势增长,海尔智家弯道超车,格力电器跌幅收窄。2020年,美的集团营业收入2842.21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72.23亿 元,同比增长12.44%。

私有化港股海尔电器之后,海尔智家2020年实现收入2097.26亿元,同比增长4.46%;归母净利润88.77亿元,同比增长8.17%。相比这两家公司仍呈涨势,因多元化战略收效甚微,格力电器2020年营收1681.99亿元,同比下滑15.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75亿元,同比下滑10.21%。

具体来看,格力电器空调业务营收1178.82亿元,同比下滑14.99%;毛利率34.32%,同比减少2.80%。美的集团暖通空调营收1212.15亿元,同比增长1.34%;毛利率24.16%,同比减少7.59%。海尔智家空调业务营收299.99亿元,同比增长2.99%;毛利率27.41%,同比减少3.81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2020年美的暖通空调收入超过格力电器,但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美的集团发起多轮价格让利活动,空调业务毛利率下滑明显,毛利率水平在三家公司中垫底。

智能、健康成空调新趋势,新政加速产业升级

“现在空调可以远程控制,还可以语音控制,手机就是遥控器,很方便。”五一期间,北京用户小李买了智能空调,体验不错。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智能家居正在加速演进,家电企业纷纷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牵手,奥克斯空调智能语音系统与科大讯飞合作,海信空调、美的空调等也牵手华为。

除了智能化,空调企业也深挖健康舒适功能,无风感、新风、低噪声等都已成趋势。而为了推动健康空调的普及,苏宁易购2020年发放了100亿补贴。苏宁易购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效空调在苏宁全渠道的销量为1314万套,占比高达91%;其中,健康空调在苏宁全渠道的销量为1280万套,占比80%。

近期,在北方沙尘及雾霾天气影响下,空气净化需求再一次涌现。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线上新风产品零售额占比即将突破1%,线下新风产品零售额占比已突破5%。伴随企业大量新风新品的上市,新风产品未来的发展俨然成为整个空调产业格局变化的关键因子。

“空调新能效政策正式实施,加速了空调产业结构升级。疫情令消费者对室内空气健康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具有新风、净化、防尘、高温除菌、可拆洗等功能的健康空调产品的热度提高;除了健康之外,消费者和企业对产品的舒适、智能功能的关注也在提升,空调产品正朝着更节能、更健康、更舒适、更智能的方向快速发展。”奥维云网白电事业部分析称。

在家电产业分析师丁少将看来,空调业的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其中从产品技术来看,新风、健康、场景、生态等技术概念更加流行,产业整体正经历从关注产品到关注场景,从关注空调硬件到关注空气生态转变。

后疫情时代,空调巨头快速“回血”。2021年第一季度,格力电器营收恢复增长,达到331.89亿元,同比增长62.73%;海尔智家营收547.74亿元,同比增长26.96%;美的集团营收825.04亿元,同比增长42.22%。

与此同时,格力电器与海尔智家归属净利润拉近。格力电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3亿元,同比增长120.98%。海尔智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4亿元,同比增长185.33%。美的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9亿元,同比增长34.45%。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消费者需求升级也将促进空调产品的技术发展,进一步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回归到价值竞争。乐观估计,2021年中国空调市场零售量规模5905万台,同比增长15.0%,零售额1953亿元,同比增长26.4%。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薛京宁

来源:新京报网

断桥铝合金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高端铝合金门窗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